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永远19岁

发布时间:2024-05-20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乐山五通桥,是一个因盐而兴、因盐成邑的地方。碧绿的芒溪河和涌斯江穿城而过,紧靠芒溪河畔的街心半月台上,矗立着一座金黄色的铜像。人们经过这里时,总会驻足瞻仰,怀念党和人民的好女儿——丁佑君烈士。

  丁佑君,别名丁一之,1931年出生在五通桥一个盐商家庭。丁佑君出生后体弱多病,父母雇用了一位贫苦农妇作她的乳母。受乳母影响,丁佑君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1944年,丁佑君考入犍为盐场私立通材初级中学,当时通材中学特支早已成立,一直组织进步师生举办读书会、出专刊、学习时事、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此期间,丁佑君接受到进步思想,内心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年仅18岁的丁佑君备受鼓舞,毅然报考了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英勇地参加到革命中去。其后,她同一百多名毕业学员响应组织号召,奔赴条件艰苦、匪患猖獗的西昌,投身革命。到西昌,要翻过无数大山,道路艰险崎岖,连续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她一直步行,把马让给别的同志骑。她还一路领唱“去去去,到西昌去,把革命进行到底!”鼓舞着大家前行。

  到达西昌后,丁佑君被派往西昌女中担任军事代表。她主动到师生中去,关心她们的学习生活,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年轻的“丁代表”,经常向她请教问题、学习革命理论知识。

  由于工作出色,丁佑君被调到盐中区担任青年干事,全身心地投入征粮工作。她积极到群众中开展工作,和群众一同劳动、做针线、收庄稼,教他们识字唱歌,还给大家讲革命让群众翻身过好日子、人民当家作主的道理,当地农民和妇女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1950年9月中旬,潜藏在河西的反动分子密谋发动叛乱。危急关头,丁佑君仍冒着危险外出做群众工作。面对同事的劝阻,她说:“不,还是去,革命干部哪能怕前怕后!”

  9月18日,盐中区国民党残余军队同土匪恶霸勾结发动武装暴乱,丁佑君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残酷审讯、严刑毒打,她拒绝进食,始终没有泄露一点情报,还向敌人宣传党和政府“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

  匪首问:“你是不是共产党?”丁佑君冷冷地说道:“告诉你,我还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站在这里的是一个青年团员!”饱受酷刑的她始终没有屈服。

  次日,匪徒围攻盐中区公所,丁佑君被押到盐中区政府所在地河西碉堡外。

  “快喊碉堡里的人投降,不喊就枪毙你!”

  被匪徒折磨了一个昼夜的她用尽全身力气向碉堡里喊话:“同志们,沉住气,土匪没几个,我们的队伍马上就到,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丁佑君眼里涌着热泪,镇定倔强地挺立着。土匪见状恼羞成怒,罪恶的子弹穿透了英雄的胸膛,她倒在了安宁河畔。那一年,她19岁,参加革命才8个月。

  丁佑君烈士牺牲后,根据其生前的请求,1950年9月25日,西昌县委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3月,朱德为其墓园题词:“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共青团员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永不朽。她没有死,也没有老,她永远19岁。(王程)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01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