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守正不守旧 尊古不复古

发布时间:2023-06-27 来源: 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主体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尊古与创造的关系。

  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守正才能确保“第二个结合”的正确方向,创新才能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应对时代新课题、发展新挑战中完善自己,不断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其中,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正确处理尊古与创造的关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做到毛泽东同志要求的那样,“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在“第二个结合”中打开创新空间,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4/info/467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