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在精神的烈焰里重获新生——读《他乡》有感

发布时间:2022-07-23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人到中年,书读半生。虽说收获无多,“胃口”却日益“刁钻”,以致淘书择书,常常踌躇万端,偶或一见倾心,必倾囊而购。譬如,付秀莹的“芳村”系列短篇小说以及她先后出版的长篇小说《陌上》与《他乡》等,都是甚合吾意、深撼吾心的佳作。

  然而,囿于眼界、学养与笔力等,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吾总是悠悠然地流连于芳村的田畔街角,总是迷醉于芳村的天空河流,总是痴然地沉溺于芳村的忧乐悲欣……但终是感慨盈心而未著一字。今斗胆作评,欲以《他乡》为例,一吐而后快,实因小说的主人公翟小梨。这个从芳村走出的知识女性,其人生辗转、命运沉浮给了吾太多“不得不说”的强劲“诱因”与无尽“潜力”。

  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由于人世多错迕,高考时发挥失常,别无选择之下,她只能上了一所不太理想的大学。此后,她便因结识了男友章幼通而彻底发生了改变。虽说章幼通来自省城的知识分子家庭,亦曾一度点燃了翟小梨心底的灼烈爱火,并颇费周章地遂了她的留城心愿,但嫁到章家,生了女儿,生活似才阴恻恻地一抹脸,露出令她近乎窒息却又无处逃遁的一面来。章家并非是翟小梨想象中的样子,家中的日常氛围很是压抑:姐姐章幼宜离婚后,成了“憎恨族”,对弟弟冷漠,对小梨无视;章妈无暇顾及儿女,一心只活在章爸的世界里,而章爸则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年轻时不得志,一生无所建树,却又自命清高,睥睨一切,对儿子亦是讥嘲不屑,还总是外带打击……最让翟小梨难以理解且无法接受的是丈夫尽管善良、包容又忠诚,可面对拮据、纷乱的生活,竟一直安于现状,不求思变,反而还越来越完美地继承了他曾极度讨厌的父亲的“衣钵”,只落得一张夸夸其谈、唾沫横飞的嘴,无论翟小梨如何努力打拼,如何持家,无论翟小梨如何劝慰,给他鼓励,眼高手低的丈夫却依然无动于衷,还振振有辞。

  从故乡到他乡,一路都是渴望。

  可这些哪里是翟小梨所渴求所追慕的城市生活呀?可以说,改写了她的命运,把她牵到这样水深火热、烦乱不堪日子里的,是她的丈夫。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她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呢?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曾经障目蔽心的,分明就是静静潜藏于那一段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埋怨吗,懊悔吗,痛苦吗?都有吧!这一点,翟小梨骗不了自己。不过,她的身上终究流淌着芳村的血液,那血液里又漫涌着、翻腾着、飞溅着坚定、倔强与不屈的乡土基因,所以,当翟小梨毅然决然地重新捧起书本,脚踏实地、一笔一画地执着地书写着一段进京读研、留京生活的人生传奇时,我并不觉得惊奇。尤其是,仅从时代方面来说,翟小梨所走过的路,应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广大农村学子实现进城梦的不二“捷径”。所以,纵观小说,作家采用的是写实的笔法,让吾等同样来自农村,经求学选考而落脚他乡的“天涯沦落人”,从翟小梨身上望见了故乡,那迢迢远逝的岁月则在顷刻间化成了一段段过往,暂停不得,亦快进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孤单地徘徊、挣扎、跋涉、抗争。

  翟小梨的身上闪现着作者付秀莹的影子。她像翟小梨一样,凭着天资与勤奋,凭着“不吃馒头争(蒸)口气”的精神,通过一支笔而改变生活方向与命运前途。这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共同的成长经历。小说终究不是自传,在诗意氤氲中充满了反思,翟小梨亦只是作者把经验、情感、思想、审美、想象打碎,借助虚构的力量重新塑造而成的一个典型罢了。如果说这个人物形象拥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远远超越了地域、性别与虚实,让你我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超强的“代入感”,迷惘着她的迷惘,纠结着她的纠结,快乐着她的快乐,忧伤着她的忧伤……这恰恰彰显了作家的智慧与才华。

  另一方面,翟小梨的离乡,双脚踏上前往省城的路、直达首都的道儿,这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远离,亦是精神层面的一次“断奶”。待到她立足京城,笔底生花,历经各种人生经历,终至与丈夫“破镜重圆”,其间的沉浮飘荡、踟蹰惶惑和怅痛自省才是作者所着力表现的。翟小梨的平静回归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体现,因为精神有了归宿,所以他乡终作了故乡。就这一点而言,作家是清醒且仁慈的。

  《他乡》虽是长篇小说,但情节并不离奇,结构也很平常,在翟小梨精神成长、情感嬗变的主线之外,虽以几个“配角”的口吻各叙其事,自成章节,但终是从不同的侧面衬托与补充,还是为了丰富并突显翟小梨这一人物形象的心理、个性、品质等,总体上依然像是一叶扁舟,顺风依水,任意东西。

  付秀莹尝言:“我亲眼看着,我亲爱的人物们,在生活的泥淖里无法自拔,在情感的悬崖上辗转难安,在命运的歧途上彷徨不定,在精神的烈焰里重获新生。我一面写,一面流泪,心里对他们充满疼惜、谅解、悲悯以及热爱。”作家貌似本分的写作,不故弄玄虚,亦不逞技,却因了切实的生活、细腻的笔触、典雅的语言与清新的意境,因了其更注重于向生活与人性的隐秘处去发掘精神世界的幽微,从而在无形中赋予了小说以复杂、深沉而巨大的情感与审美力量,生动再现了时代青年精神世界里的疾风骤雨,让你我有幸“通过人心的波澜看到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人心的摇曳看到涨落的时代风潮”。

  “读一部好的长篇,仿佛重新度过了一生。这种感觉是迷人的。”没错,这说出了吾没能表达出来的真切想法——《他乡》之于吾,亦是这般“迷人”。

  (作者系安徽省作者协会会员)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757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雏莺初啼

下一篇:书香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