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新时代要持续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路径指引。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真正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劳动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创新发展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劳动为出发点和主线,系统阐释了以劳动历史观、劳动幸福观、劳动解放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是劳动教育最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劳动教育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工具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它与人类劳动过程中劳动解放的根本目标相一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思想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课题,展现了实干兴邦、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塑造诚实劳动的优良品德,养成勤于劳动的自觉习惯,涵养创造劳动的青春气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风貌和劳动素养水平。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推进民族复兴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靠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才能实现,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增进大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同,厚植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怀,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仅关系个人的道路发展,也事关民族的希望未来。培养具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把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为只有在头脑中对新时代劳动的内涵、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有深刻的认知,才能在行动中自觉把劳动作为立身之基,靠劳动圆梦。

  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进入新时代,随着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机器视觉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科技和产业变革引发了劳动形态的极大变化,新的产业模式不断催生新的职业,呼唤更高的劳动素质和高精尖创新技术,期盼高层次人才。因此,在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要把劳动教育形式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

  高校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劳动教育发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是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新时代各高校应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过硬本领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中。

  要构建劳动教育育人体系。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全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将现代化育人目标真正落实到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实践、教学、管理以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要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价值,设计涵盖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产教融合等不同课程内容,使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真正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实际行动应对困难挑战。

  要加强制度保障,创新劳动教育育人规章制度及评价和监督体系。高校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等内容,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要提升评价专业化,健全劳动教育育人的监督体系,有效规避劳动教育育人过程中的行为偏差、认知失误等,推进劳动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者:金英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21JDSZ3029)阶段性成果)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4/info/422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