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八面廉风 > 正文

记者观察丨“十四五”对外贸易实现良好开局

发布时间:2022-01-15 来源: 秦风网 作者:佚名

  我国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据海关最新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进出口规模达到6.05万亿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十四五”对外贸易实现了良好开局。

  联合国13日发布的《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构成新的威胁,加之通货膨胀、债务与收入不平等加剧,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0%,2023年增长3.5%。

  以上两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进出口依然展现了强劲的韧性,原因何在?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21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其次,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主体、稳市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大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菁表示。

  此外,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在我国外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跨境电商发挥在线营销、在线交易、无接触交付等特点优势,积极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

  具体来看,2021年出口和进口品类分别呈现哪些特点?

  陆菁分析,出口品类中,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59%,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其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更为强劲,如汽车出口增幅104.6%,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手机都有显著提升。相对的,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占比下降。疫情背景下,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稳定,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增长翻倍。

  而在进口方面,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的影响,进口量下降;部分进口消费品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如进口车、首饰、手表、箱包均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增幅。

  202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据海关统计,我国进出口总值从2001的4.22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39.1万亿元。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多元共进。

  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是2021年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在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更快,达到23.6%,比整体增速高2.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贸易伙伴中,除欧盟、美国外,均为RCEP国家。中国对RCEP其他十四个国家进出口超过总额的1/3,东盟和韩国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多年,这种自由贸易安排推动的产业链近距岸化对未来贸易的影响将愈发显著。”陆菁指出。

  20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稳步上升,年均增长14%,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资源类产品进口有序扩大,金属矿砂、原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类产品进口年均增长18%,为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补充。

  “这两年进出口贸易的新特征在于,改革开放新高地平台建设显著推进了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井喷式开展。”陆菁表示,自贸港、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沿边开发开放实验区、综保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改革开放新高地成为外向型发展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在推进进出口提升、维持产业韧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展望今年,外贸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需求复苏势头放缓。“在正视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坚定稳住外贸基本盘的信心。”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


原文链接:http://www.qinfeng.gov.cn/info/1874/17075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