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情节是否属实要用好“五查”
一份完整、规范的“到案经过”要求能准确、客观、全面、细致地描述犯罪嫌疑人是自动投案还是被强制到案,以及到案后交代犯罪事实的情况,这能够让司法办案人员快速、直观掌握案件办理情况,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自首等量刑情节。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侦查机关在“到案经过”中表述的犯罪嫌疑人系投案自首是否客观真实呢?司法实践纷繁复杂,对于是否属于自首需要结合案件证据材料进行深入审查综合认定。
在大多数普通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到案情况往往具有突发性、临时性,较少有客观证据佐证当时的具体情况,是否认定其具有自首情节常常取决于侦查机关在“到案经过”中的具体表述。因此,笔者认为,对侦查机关出具的“到案经过”应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审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情节是否属实。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审查“到案经过”是否详实。部分“到案经过”在记录犯罪嫌疑人到案情况时,往往简单表述为传唤到案,这令人很难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具体是如何到案的,以及是否具有主动投案的情节。根据司法实践,是通过电话传唤到案还是经当面传唤到案,所体现的侦查强制性和犯罪嫌疑人到案的主动性是有显著差异的。一份合格的“到案经过”,应当完整、详细、客观地体现犯罪嫌疑人到案的具体情况,对于“到案经过”表述不清的,应要求侦查机关补充说明犯罪嫌疑人到案的具体情况。
审查“到案经过”与其他材料是否存在矛盾。对于经审查发现到案过程与其他证据材料不符的,如“到案经过”中描述犯罪嫌疑人是自动投案,而讯问笔录却显示犯罪嫌疑人系被抓获归案,这就需要重点核查犯罪嫌疑人到案的真实情况,确认其是否系主动归案。笔者在办理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发现公安机关出具的“到案经过”表明犯罪嫌疑人A系主动到案,属于自首,但笔者在讯问同案人时,犯罪嫌疑人B交代自己曾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A,且经查证犯罪嫌疑人B的立功情节属实。针对该矛盾情节,经进一步调查核实,确认犯罪嫌疑人A第一次到案系同案人B带领民警将其抓获归案的,但其在后续侦查过程中均能主动到案,办案人员出具的“到案经过”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因此,侦查机关出具的“到案经过”中关于程序性事项的说明必须要与案卷材料中其他证据材料相互印证,不可自相矛盾。故对于“到案经过”中认定的自动到案,需要细致审查、综合认定。
对被盘查后到案的,要审查是否有线索指向犯罪嫌疑人。有部分犯罪嫌疑人系在接受公安人员盘问后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对于被盘查后到案的犯罪嫌疑人,确认其是否属于形迹可疑类自首,关键在于犯罪嫌疑人在如实供述之前,司法机关是否已经根据掌握的相关情况足以合理怀疑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换言之,要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形迹可疑还是具有犯罪嫌疑,重点是审查确认侦查机关是否通过一定的客观证据或者案件线索指向特定的作案犯罪嫌疑人。如果有证据或线索指向犯罪嫌疑人,即便犯罪嫌疑人是主动交代犯罪事实,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审查到案后是否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事实不尽不实的,不能认定为自首。有些犯罪嫌疑人主动到案后,虽交代了犯罪事实,但避重就轻,不能全面、如实、完整地交代自己在犯罪中具体实施的行为、所起作用,不愿交代作案工具、赃款的去向,或者隐瞒自身犯罪经历、曾受行政处罚情况及影响定罪量刑的其他情况等,都不属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依法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某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因形迹可疑接受民警盘问教育后到案,虽然如实交代了盗窃事实,却隐瞒曾经被判刑罚情况,导致影响累犯认定,虽然其主动到案,但未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不能认定具有自首情节。此外,对于犯数罪的犯罪嫌疑人在主动到案后能如实供述部分犯罪事实,而对其他犯罪事实拒不供述的,仅对其如实供述的犯罪事实认定属于自首,对拒不供述的犯罪事实不应认定为自首,不能简单地全案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除供述本人犯罪事实外,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及同案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如笔者办理的一起涉恶犯罪案件中,某犯罪嫌疑人根据首要分子授意,在主动到案后将共同犯罪事实全部包揽,对同案人情况及在犯罪中的具体行为和作用均避而不谈,经审查后依法不认定其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审查犯罪嫌疑人在供述后是否存在翻供情况。对于到案之初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随之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部分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在案件后续办理阶段推翻其所作的供述,否认实施了相关犯罪行为。先自首后翻供,证明其没有真正认罪悔罪,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属于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其能如实供述的,应认定为自首。所以,司法机关应结合犯罪嫌疑人在整个诉讼阶段所作供述情况,综合作出评价。
(作者单位:湖南省汉寿县人民检察院)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llyj/202403/t20240312_6493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规范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处置的建议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