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随笔|谈“自由”

发布时间:2024-03-02 来源: 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现在最需要的是自由,多少钱也没用!”

  

  “如果可以选择,一定选择自由。”

  

  ……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得以机会与落马官员面对面,看着昨日众星捧月、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的他们,今日形单影只、声泪俱下、悔不当初,巨大的反差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而“自由”也成为他们嘴里的高频词。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谈及“自由”,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这首诗,它截取于匈牙利诗人桑多尔·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自由诗《自由与爱情》中的最后两句“Life is dear,love is dearer,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1929年,“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即白莽)把它译介过来,按照中国五言律诗的格式,押上了韵脚,使译诗平白如话、朗朗上口,诗韵、理趣兼具,尤其是那可抛却爱情、舍弃生命去追求的自由,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成为许许多多人永恒的精神图腾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那么,这可抛却爱情、舍弃生命去追求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桑多尔·裴多菲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达白热化的时期,年仅24岁的裴多菲目睹国家遭受侵略、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水深火热之中,奋起疾呼,一边赋诗作文号召民众,一边亲自领导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在克什堡同沙俄军队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26岁。在诗人的眼里,自由是民族的独立与自主。

  

  这几天,寒假告罄,又适逢南方连续十来天的降雨降温天气,温暖的被窝与湿冷的天气,使每一次上学都成了孩子们一场身体与意志的较量。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给儿子这么一段话:孩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将来希望你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在作家的眼里,自由是选择的权利和拒绝的底气。

  

  自由是一个内涵、外延极为丰富的概念,涵盖政治、哲学、经济、社会、心理等思想体系,根据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对自由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1775年3月23日,苏格兰裔美国革命家帕特里克·亨利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上发表《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喊出了:“自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的铿锵口号。而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吉伦特党领导人之一罗兰夫人在为自己的理想殉死时却说:“自由!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据英国阿克顿勋爵统计,众多思想家对“自由”的界定竟有 200余种之多。所以,美国政治思想家萨托利说“自由是一个变色龙似的词语”。但即便是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使人们对自由的内涵与外延有不同的理解,统观“自由”词义演变史,“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在古拉丁语中,“自由”( Liberta )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英语中的Liberty,即源自拉丁文,同样包含着不受任何羁束的自然生活和获得解放等意思。

  

  但自由意味着无条件地随心所欲吗?

  

  在西方,最初意义上的自由,主要是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许多人认为自由就是“我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康德对此断然否定,他指出,一般人对自由的了解,其实是非常糊涂、非常鲁莽、自以为是的了解。他认为“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自由,乃是野蛮鲁莽与放纵,真正的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在康德的逻辑框架里,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在中国,“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 就是不由于外力,自我作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就为“自由”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要求“塞其兑,闭其门”。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见,道家的自由是挣脱世俗的羁绊与束缚,超越个人的利益和欲望,通过摒弃物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以此来获得内心的“自在、逍遥”。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的“从心所欲”的自由,亦是在“不逾矩”的前提之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因为我发自内心地选择服从自己的良知。”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自律是属于自由人的纪律。”可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话语体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社会运行机理,真正的自由,都不是无所依归、肆意放纵,而是致于良知、自主选择,从而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回到文章的开头,落马官员频频吐露的对自由的渴望,这个“自由”指的是什么呢?

  

  “我真后悔,我不想进监狱,我不想失去自由……”这是其中一名落马官员的原话,显而可见,他在痛惜即将身陷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

  

  其实,落马官员失去的何止是人身自由?看着别人香车豪宅眼红,在物质攀比中迷失,在人情羁绊中沉沦,他已然失去了物质自由,成为了物欲的囚徒;拿了不该拿的钱,办了不该办的事,他已然失去了干事的自由,成为行贿者的牵线木偶;碰了党纪国法红线,破了为人处世底线,常患东窗事发之忧,常怀原形毕露之虑,连同精神的自由也一并失去了。

  

  马克思曾说,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真正的自由,根植于纪法的框架里,建构在自律的基座上。“自律的,才是自由的”,或者说“不自由”即是“自由”,这听起来或许有些矛盾,但若目无纪法、行无自律,自由就如同断线风筝、脱缰野马,必然横冲直撞,导致头破血流,最终走向自由的反面。可见,自律是前提和保障,自由是目的和依归。领导干部要掌握“不自由”与“自由”的辩证法,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为功利所扰,不被物欲所困,从而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真自由境界。(桂平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


原文链接:https://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40301/gxjjw65e18b08-1886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