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走在时间前面

发布时间:2021-05-15 来源: 作者:

  res01_attpic_brief.jpg

  王崇伦和工友进行技术革新。(资料图片)

  去年年初,我受到三大任务的教育,听党委书记说“我们国家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我想了许多事情……我还常常想,五年计划向全国人民,向各行各业的每一个工人,向我这个刨工,提出什么要求呢?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对五年计划有贡献呢?……我觉得党支部书记说得很对,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了。

  在技术员和老工人的帮助下,我创造了万能工具胎,提高工作效率六倍到七倍,最后订出了一年完成三年半生产定额的计划,完成后又订出完成四年生产定额的计划,我总是要尽可能再多完成些。就这样,我天天和时间赛跑,一分一秒钟也不浪费,赶哪,赶哪,到底赶到了时间前面。

  这是全国劳动模范王崇伦写给全国工人答谢信中的一段话。王崇伦在鞍钢机修总厂工作期间,大搞技术革新,改进了机加工车床多种工、卡具,提高工效5至10倍,其中新型工具胎“万能工具胎”提高工效6至7倍,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王崇伦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少的王崇伦曾在日本人开的满洲神钢厂做苦工,他饱受了日本人的残忍与恶意,目睹了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的强盗行径,坚决不去国民党管制下的工厂上班。解放后,王崇伦认定共产党是穷苦百姓的大救星,他进入鞍钢轧辊厂,重操旧业当刨工。

  进入鞍钢后,王崇伦思想进步、表现优异,于1952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培养下,王崇伦的思想境界又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经历了一个由模糊、肤浅到明晰、深刻的过程,开始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的志向变成了攻克技术难关的实际行动。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鞍钢的生产建设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就在这时,鞍钢矿山生产一线告急:大批凿岩机因缺少备件卡动器,需要被迫停止作业。

  卡动器是凿岩机上最易磨损的零件。虽然体积不大,但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车、插、铣、渗碳、淬火等12道加工工序,当时国内尚无厂家能够生产这种备件。试制卡动器的任务最终落在了王崇伦所在的工具车间。

  试制刚刚开始,就遇到了“拦路虎”。第一道工序的车床加工45分钟就能加工完毕,而第二道工序插床加工却要两个半小时。全车间只有一台插床,两道工序的时间差,让第二道工序插床加工的积压件越来越多,后期的铣床、磨床等工序也因此受到影响,远远满足不了矿山迫在眉睫的生产需要。

  王崇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并没有认为“设备不够,那是工厂的事,要改进工具,那是技术人员的事”。觉悟使他看见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前途和国家建设的美妙远景,他积极为国家的利益打算,正确地处理自己的工作和国家计划的关系,为国家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一天晚上,王崇伦在整理技术资料时翻到了刨床代替铣床加工拉杆的现场照片,突然灵光一现:插床垂直切削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工件,而刨床水平切削可以一次加工多个工件。那么,制作一个圆筒形的工具胎,把工件叠放在工具胎内,工件固定在套子中可以进行360°旋转,刨床便可以将工具胎中的工件成摞切削,就像穿糖葫芦一样方便。

  这个工具胎被安装在刨床上后,首次计时加工一个卡动器仅45分钟。更奇妙的是,以往加工凿岩机的40多个零件,每加工一种都要制作一套专用的卡具,而这一工具胎竟能全部取而代之。王崇伦创造的这一工具胎被命名为“万能工具胎”。

  成功没有让王崇伦停下探索的步伐,相反,他继续攻关夺隘,与时间赛跑。加工卡动器的纪录连连取得新突破,由45分钟提高到30分钟,最后提高到19分钟。按照1953年的定额计算,王崇伦仅在1953年一年就完成了4年零17天的工作量。

  注意掌握技术、不断钻研技术和改进技术,是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法宝。在生产中,不能不注意提高技术,只知单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进行片面突击。王崇伦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动员和号召上,他在基础上深入细致研究,动脑筋、找窍门,才不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954年年初,全国工业战线相继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革新能手,他们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聚会首都北京,共同商讨如何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作出更多贡献,王崇伦便在受邀之列。

  赴会之前,王崇伦一连几天反复思考,他认为作为一名先进模范人物,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出更为优异的成绩,还应当感召和吸引成千上万的职工群众加入技术革新的行列,投身创造性的劳动。

  在座谈会上,王崇伦提出了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他提出,技术革新是新中国成立后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他还对如何进行技术革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实,人人都可以进行技术革新,因为我们是跟机器打交道的人,最了解它们的使用情况。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钻研,就不难取得突破”。

  王崇伦的想法得到了张明山、唐立言、黄荣昌、刘祖威、朱顺余、傅景文的一致赞同。不久,由王崇伦执笔的7人联名建议信送到了全国总工会主席的手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对这封具有特殊价值的建议信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同年4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蓬勃兴起。王崇伦的先进事迹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广大工人向王崇伦交流致敬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汇成了一股誓为祖国建设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洪流。

  作家魏巍给王崇伦的信中写道:“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可以早些,也可以晚些的。因为社会主义并没有藏到什么神秘的地方,他就在我们的手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很自觉,都用他全部生命的力量来创造,那么他就会来得早些。”在时代的舞台上,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正是有千千万万劳动者争当具有创造精神的主人,才提前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使我国早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张艺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