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八面廉风 > 正文

这个“锅”,不能让老实人背!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来源 | 静安检察


  2020年的一天,一条银行账户被法院扣划400余元的短信提示让王亚懵了,以为遇到了诈骗,他当即拨通了银行客服电话,回复却让他更加一头雾水:“经过查询,您的这笔交易是法院扣划的,具体情况您可以向法院了解一下。”自己一向遵纪守法,怎么会和法院扯上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未涉诉,却被列为被执行人

  带着疑惑和不解,王亚赶往法院了解情况,“我被一个叫陈明的房东起诉了,理由是逾期支付房租,可我从始至终都没有租过涉案的房子,也不认识房东,就莫名其妙败诉变成了被执行人,还被扣划了400余元诉讼费,法院是不是搞错了?”王亚查阅了相关的诉讼案卷,发现有人冒充自己的身份与陈明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上“王亚”的签名是伪造的,留下的个人信息、支付租金账户都与自己无关,唯一可能成为线索的联系方式也已经成了空号。

  再次仔细查看卷宗中的身份证复印件,王亚这才发现,对方使用的身份证,竟然是自己两年前丢失的那张。尽管自己当时第一时间补办了身份证,但遗失的身份证件仍被人捡拾并使用,这才惹下了这个莫名的官司。

  

  为此,王亚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没有料到的是,房东陈明在庭上向法官坚称签合同的就是王亚本人,这让王亚百口莫辩。申请再审被驳回,考虑到如不配合执行可能会上失信“黑名单”,王亚主动缴纳了3万余元执行款。

  检察监督介入,真相浮出水面

  王亚了解到检察机关有法律监督职能,遂来到静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听取了王亚的申请监督理由,并查阅了相关的卷宗材料后,发现案件的事实部分存在疑点:王亚在沪生活轨迹与租房地址没有交集,且王亚有租房备案登记和买房记录,其中时间没有中断,王亚个人也没有额外租房的需求。同时,王亚在知道被列为被执行人后,当即向法院提出异议,第一时间报警和申请再审,整个事发过程符合常理。

  种种情况都指向,当初签订租赁合同的可能的确另有其人!“那么房东陈明为什么坚称王亚就是与其签订合同的租客呢?”检察官立刻意识到,破解案件疑团的关键人物不是别人,正是房东陈明。

  公开听证

  检察官决定采用公开听证的方式审查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为检察机关的审查判断提供参考意见。一场“类庭审化”的公开听证在静安区检察院召开,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听证过程中,检察官捕捉到一个细节:陈明屡次强调王亚可能授意他人签订合同,但对于检察官和听证员再三询问,签约时是否审核身份证件、是否确认王亚本人签约等问题时,陈明含糊其辞,避重就轻。这使得检察官对于原审查明事实的真实性产生了疑问,决定依法启动调查核实程序。

  

  在梳理案件情况后,检察官决定以房屋的实际居住流转为突破口:陈明曾将房屋进行转租,租房合同签订后依约履行了半年,陈明收到了这两名租客转来的季度租金。这两个人究竟是谁,是否与王亚有关联,这成为了查清事实的关键。在金融机构的协助下,检察官查明,后两名租客与王亚间并无经济往来,但是其中一名租客杨琦在金融机构预留的手机号码,正是当初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王亚”留下的联系方式,案情瞬间明朗。

  检察一体通力协作,促成和解案结事了

  静安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根据新证据,认定原审生效判决确有错误,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汇报。考虑到尚未能向案外人核实,陈明亦有所隐瞒,一旦推翻原审判决又牵涉到执行回转问题,市检二分院和静安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一致认为,最稳妥的方式仍是积极查找相关人员,寻找一揽子解决纠纷的可能。

  

  几经周折,检察官打通了杨琦的电话。在检察官向其严肃阐明案件的利害关系之后,杨琦终于决定不再逃避,愿意配合调查。原来,杨琦两年前偶然捡到了王亚的身份证,一直放在身边。后来通过中介租房,因害怕个人信息泄露,在签合同时冒用了王亚的身份证。

  

  杨琦这个关键人物的出现,不仅让王亚“沉冤得雪”,房东陈明的态度也终于软化。原来,陈明出于私心,因害怕检察机关的介入会将好不容易通过执行拿到手的3万余元全部返还,才不敢承认自己在合同相对方身份核实上疏于审查。

  

  在上下两级检察院检察官的通力合作下,王亚、陈明、杨琦在检察机关签订和解协议并即时履行:由杨琦返还王亚垫付的3万余元执行款等,并另行赔偿不当使用陈明出租屋设施造成的1万元损失。至此,三方互相谅解,案件纠纷得以全部化解。


  赠送锦旗

  在检察官的见证下,杨琦郑重向王亚、陈明赔礼道歉。当着检察官的面,陈明也对王亚被牵扯进纠纷表达了歉意:“我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说了谎话,冤枉了好人,对不起!”陈明的坦诚得到了王亚的谅解。为了表达感谢,陈明事后向检察机关赠送了锦旗。

  检察机关从贯彻精准监督理念出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经充分释法说理,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在检察监督阶段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减少当事人讼累、节约司法资源,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kKxKuJHJ6Ke9NSNTRwXcw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