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笃定信心、稳中求进 按下经济复苏的“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3-01-08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马路上车流往来如织,临街的餐馆排起长队,公园和景区人头攒动,购物中心摩肩接踵……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我国各地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商场、影院、旅游景点等陆续恢复营业,城市“烟火气”悄然回归,特别是刚刚过去的跨年夜,各地的热闹景象让人仿佛一夜回到了三年前。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22年岁末,出台了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推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走向复苏的希望。从2022年前11个月的经济运行指标来看,在就业方面,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在消费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在全球通胀压力高涨的背景下,我国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在投资方面,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在进出口方面,外贸发展韧性彰显,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总体来看,虽然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国经济快速复苏并长期向好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朗。

    我国经济将长期向好的底气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态势没有变。最终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防疫措施的优化一方面使得线下接触型、聚集性消费逐渐复苏,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会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老百姓“钱袋子”鼓了,消费底气才更足。

    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加速形成,具备实现经济回升的底气与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实现的成就依然令人瞩目,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不断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推动着生产效率提升;“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项项成果举世瞩目;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一件件大国重器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日益成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充足。防疫措施的优化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速我国新动能形成,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底气与能力。

    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充足,为实现经济复苏增长蓄积动力。外向型经济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一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尽管受到全球疫情、逆全球化趋势等多重影响,外贸进出口依然实现了快速回稳、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综合竞争力。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势增长,远超德国,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防疫措施的优化将进一步释放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潜力,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增长动力。

    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韧性强劲,活力足且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韧性是经济抵御外部冲击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新理念和新手段。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依然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增长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达到18.5%,经济表现出超强发展韧性和发展活力。防疫措施的优化将推进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复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并且强调“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耕耘方有收获,奋斗创造奇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顽强奋斗下,中国经济巨轮必将破浪向前,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作者:王钺、邹一南,分别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副教授)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106/8197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