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深化犯罪学学科建设 提升犯罪学研究质效

发布时间:2022-12-27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11月18日至19日,中国犯罪学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院长、教授靳高风认为,从犯罪学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犯罪学知识生产的中心伴随着犯罪现象复杂多变和科学发展不断变迁,中国犯罪学学者应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犯罪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田宏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旨在构建政府掌舵—社会共治—公民自律的现代社会,因此要加强犯罪治理与社会治理的交叉共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泽强认为,中国式犯罪治理现代化需要处理好以人民为中心与多元治理的关系、治理科学化与有效性的关系、本土经验与国际视野的关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犯罪学理论研究、犯罪治理实务工作要实现“数字赋能”。面对数字化时代犯罪新形态新变化,犯罪学理论研究要关注数据、利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实现理论与实务的最佳结合,引领实务工作的开展,让理论得以升华、实务工作得以深化。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勇认为,现有中国犯罪学研究对重新犯罪现象的探讨较为薄弱且不够深入,未来应加强构建重新犯罪学特有理论学说、开展重新犯罪风险评估研究、加强犯罪矫治创新研究、推动预防重新犯罪立法研究以及强化重新犯罪研究能力提升。

  推进犯罪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为犯罪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石经海认为,中国犯罪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基于本土化的现代化。“本土化”是指应当立足中国制度、中国实际,服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 “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的守正创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车浩认为,未来中国犯罪学应朝着两个方向并行发展:一是致力于提出犯罪学的基础理论或者运用实证方法解释犯罪现象。这个方向主要是社会学本位的,而与规范的刑法学研究之间相对隔离;二是对犯罪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以犯罪学考察为基础和根据,进行刑事政策研究,再以刑事政策为指引展开法教义学研究,进行刑法的解释和适用。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认为,犯罪学应加强与其他刑事法学科的良性互动和交叉融合,为其他刑事法学科作出更大贡献。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家林认为,应对犯罪学视域下的刑事规制问题反思,重视犯罪学上的犯罪类型对刑事立法与司法的意义,只有建立起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犯罪学与刑法学,才能合理地组织起对犯罪的反应。上海政法学院教授赵运锋认为,犯罪学理论对刑法学知识转型往往起到重要作用,对刑法立法的推动显而易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赵军认为,犯罪学研究有必要拓展更加多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野,发展包括理论方法与经验方法、定量方法与质性方法在内的多样化的方法体系,以提升犯罪学的话语建构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网络暴力、虚拟货币诈骗等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赵运锋认为,如何回应当下虚拟社会中的新型犯罪问题,为刑法知识更新和刑法立法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现代犯罪学理论应该积极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二元社会背景下犯罪学理论发展的未来走向。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犯罪治理研究亦是研讨会上的重要议题。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莫洪宪认为,扫黑除恶是国家专门力量直接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必须树立扫黑除恶社会治理的理念,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防控体系,从而使有组织犯罪治理既全面协调又突出重点。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认为,网络环境下暴恐音视频治理方面存在过于追求打击效果忽视根源治理,应从转变治理理念、明确法律概念、提升群众认同、加强舆论宣传、构建防控体系等方面出发,形成对暴恐音视频治理的综合性策略。

  当前,我国涉虚拟货币犯罪总量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不断翻新,涉虚拟货币犯罪治理成为互联网迭代发展绕不开的难题。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许桂敏认为,应根据虚拟货币诈骗案件的内在属性进行犯罪模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虚拟货币诈骗的原因机制,形成综合治理的防控路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培训基地反洗钱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铼建议,司法机关应当建立起统一平衡的司法裁判规则,金融监管机构与司法机关密切合作,并积极探索以联合国为主导的管辖权分配与协调机制等,从系统论视角下探索虚拟货币常态化监管策略。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llyj/202212/t20221221_59629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