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永州市零陵区:激发基层党建新合力 凝聚乡村振兴新愿景

发布时间:2022-12-13 来源: 红星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永州市零陵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协调各方,强化要素统筹,聚焦大抓基层,以问题为导向,紧密联系实际,尊重广大村民意愿,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一、强化组织建设,让治理队伍“强起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一是建好“蓄水池”。引进新乡贤,增强新力量,建强支部堡垒作用,确保党建力量源头活水不断。充分立足乡内优势,广泛发动土地流转。充分利用田间课堂,多次邀请油茶种植专家现场授课。依托乡镇党校平台作用,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36期,业务知识培训超5000人次。发挥党员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的作用,以党建带群建,创共建。依托文雷、香零山、芬香等村乡村振兴特色现场教学点,开展32期“乡村学堂”活动。二是念好“紧箍咒”。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紧抓村级“两委”班子队伍建设,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主任“一肩挑”,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干部进行优化提升。常态化推进党务村务月例会,让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三是用好“杀手锏”。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整治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乡镇党校、智慧党建平台,对全区党员分批次进行了5期轮训,总培训量达25000余人次,扎实推进全区党员冬春训、轮训全覆盖。尤其是在“11.02”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在值班执勤、核酸检测、服务跑腿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姿态。

  二、强化产业发展,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必由之路。为从根本上防止耕地抛荒问题,扭转乡内青壮年劳动力匮乏,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零陵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区范围内鼓励基层党员群众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以芬香、毛坪里、楚粤亭等村3000亩以上的油茶种植基地;芳田里、岸山口村鲟鱼养殖基地;白菜洞村香芋种植基地的产业链;文雷村高密度养鱼基地;香零山村蔬菜基地,等等;进一步盘活了村级集体经济。

  三、强化环境治理,让乡村环境“美起来”。

  一是推进村道路面硬化建设。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村委会通自然村、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全覆盖。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将334个村(社区)全部纳入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垃圾收集点,新配置了一大批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实现全转运。三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在部分乡镇正在兴建乡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附近生活污水。四是大力推进卫生厕所建设。积极拆除旱厕和推广无害化卫生户厕,提高农民卫生条件。五是大力推进“三清一改”行动。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大提升。

  四、强化结对帮扶,让服务群众“实起来”。

  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员包户“137”模式。为做实“五个到户”,通过建台账、列清单、明需求,落实结对帮扶,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深入推进便民化,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结对帮扶等工作中点对点为群众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工作。在一门式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帮代办,特别是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员、残病人员提高民生保障,在各村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综合服务岗位,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行“帮代办”,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让群众少跑腿、少奔波。深化一门式服务,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健全考核机制,自觉做到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诉求有效解决、服务贴心量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逐步强化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驻村工作队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至关重要,为提高他们的工作本领和实践能力,零陵区举办了驻村干部暨乡村振兴工作队主体培训班,帮助工作队解读相关政策,明确努力方向,严明相关要求,为切实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11/25/140360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