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勤廉风采 > 正文

梅州梅江:引育留并重 汇聚人才力量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免费住宿,让毕业生求职轻装上阵!”近段时间,为方便毕业生来梅求职,梅江区为外地前来的大学毕业生提供3天2夜的免费住宿,展现出服务人才、欢迎人才的满满诚意。

  城市要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一关键。近年来,梅江区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区发展突出位置,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契机,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广开渠道集聚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博士等各类人才近千人。当前,正处在振兴发展关键时期的梅江区,更要高度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构建良好人才生态,汇聚更多人才力量。

  “梅江区结合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民生领域、核心产业布局、重大战略部署,科学研判全区人才结构、分布、需求现状,找准突破口和引才方向,用好各项政策靶向引才,提供母亲式服务,在近几年引进储备了一批专家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继续抢抓市委、市政府“人才振兴16条”“青梅计划”等人才新政出台实施机遇,向社会各界传递梅江区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加快集聚更多人才资源,为各项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靶向招引各类急需人才

  早上8时,梅州市华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张一帆带上检测辅助仪器,来到污水处理区域,确认池面正常稳定运行、各项数据无异常后,再返回实验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整个过程花费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是张一帆每天的固定工作流程。

  来自湖北黄冈的张一帆,今年刚满25岁,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梅江区。“这份工作和我的专业对口,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张一帆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所在的研发团队还有不少技术课题正在研究推进。

  两年来,张一帆逐渐适应了在梅江区的工作和生活,“刚过来上班时,公司让我实现了拎包入住,再工作几年还能领取购房补贴。总而言之,梅江区的环境、条件各方面我都挺满意的。”

  “我们公司属于技术型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对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而引进合适的人才光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梅州市华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育佳说,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企业依托新引进人才开展技术攻关所取得的成果,污水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梅江区需要怎样的人才?

  为了有针对性、精准引进人才,梅江区前期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研、全区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摸查等。通过系统梳理分析,找准人才需求类型及引才制约因素,结合市委、市政府系列人才新政若干措施,实施靶向引才,破解难题。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组织博士人才专场招聘会、高校宣传推介会,梅江区积极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并在市级政策基础上制定出台教育博士20万元的奖励政策等措施,推动人才引进取得实质性效果。

  在如此力度之下,全区近年来共引进博士4名,博士以下急需紧缺人才28人,高素质人才29人,向社会公开选调公务员98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37人,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67名,“双百社工”68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65名。

  人才由事业兴、因平台聚。看到梅江区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势头,28岁的梅州小伙钟伟彬通过人才引进回到家乡,于今年7月入职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铜箔研发工程师。

  “原先在外工作时我一直关注着家乡。得知现在梅州正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链齐全,干事创业的氛围很好。”钟伟彬和女友商量一番后,决定一起回到梅州工作。

  从深圳市南山区到梅州市梅江区、从医疗器械行业到传统制造业,钟伟彬欣然面对全新的挑战,“今年9月底新项目投产后,我将和同事们一起到新厂区工作。目前我还要向有经验的技术研发人员多学习,争取尽快熟悉业务,干出一番事业。”

  促进青年人才返乡就业

  2021年11月,古洛炜积极响应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发起的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经过层层选拔,他以一名高校毕业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梅江区三角镇,成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员。

  跟随工作队一起上山下乡,深入基层,扎根乡野;进村入户关心困难群众,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协助春耕复垦、疫情防控、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古洛炜感到非常充实,“乡村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平台,我收获了很多,对规划未来的人生、实现人生理想有很大帮助。”

  今年8月,又有19名像古洛炜一样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志愿者前往梅江区各乡镇,开展为期2—3年的乡村振兴行动志愿服务。出于对乡村和投身基层实践的向往,刚毕业的蔡东文、谢梓茹报考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志愿者。

  据悉,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等9个部门共同实施,每年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选派青年志愿者到乡村基层一线从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是畅通青年人才返乡渠道的重要举措。

  蔡东文表示,参加这个项目能学习到很多知识,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年轻人一起返乡干事创业。谢梓茹则认为,近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希望能在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建设家乡。

  此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梅江区实施千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计划,争取每个行政村动员10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参与村级事务,目前共吸引800多名毕业生返乡并担任具体职务。

  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梅江区各镇(街)纷纷拿出实招。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转变思想、留梅就业创业,近段时间以来,西郊街道依托梅州市就业见习基地这一平台,为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呼吁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服务基层,解决就业过渡问题,让大学毕业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梳理出一份超过338名本地大学毕业生和就读大学生名册,向他们广泛宣传人才奖励政策、‘青梅计划’等,提高政策知晓率。”西郊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西郊街道还将持续分批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人才回梅、留梅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建强青年人才队伍,金山街道进行了一番创新探索。以“85后”为重点对象的“青苗”培育工程近期火热开展,既着力培厚优秀青年成长成才沃土,吸引优秀青年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又破解了年轻干部“本领恐慌”、村级班子后备干部匮乏等难题。

  “结合梅江区实施的千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计划,我们全面摸清辖区10个村近10年以来的大学生数量和基本情况,建立大学生人才信息库,及时跟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向动态。”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每个村筛选出10名人才,发放人才振兴卡,并实施一对一联络对接,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母亲式服务留住人才

  “梅江将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坚持用户思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竭诚提供最好服务、打造最优环境,让企业安心投资、人才顺心发展。”日前,在梅江区互联网产业招商暨人才政策宣讲活动上,区政府主要领导向与会的企业家代表、大学生代表、返乡青年代表发出诚挚邀请。

  在近几年推出一连串有力举措下,梅江区人才引进取得实质性效果。但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搭建成长成才、交流沟通的平台。

  梅江区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推动人才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各相关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动全区人才工作开展。

  与此同时,建立党政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区领导班子定期走访服务对象所在单位、企业,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难题。坚持每季度至少一次在区委常委会会议上专题研究人才工作,传达学习上级最新政策精神,持续探索创新服务人才体制机制。

  高度重视之下,对人才的全过程、全周期母亲式服务得以保障落实。

  一方面,为符合条件的各层次人才提供生活、购房补贴,探索推进符合梅江实际的人才安居工程,帮助人才提供亲属安置、子女教育及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便利,让人才扎根梅江,安心创业就业。近年来,梅江区为66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按标准发放安家补助和生活补贴800多万元,收集并解决人才心声诉求近40条。

  另一方面,加强人才服务阵地建设,整合资源推进区(中医)人才驿站,区、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打造集专家驻站、政策宣传、人才交流、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不需要操心。”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潘光华表示,除了政府的给力政策,企业也要把各项保障跟上,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让人才安心留在企业,扎根创业。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rcgz/gzdt/content/post_166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