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警示案例 > 正文

“麻鱼”后果多严重? 建湖县检察官回到案发地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2-09-09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原来‘麻鱼’会惹下这么大的祸,我们再也不干这个了。” 4名被告人在法庭上懊悔不已。

  9月1日下午,江苏省建湖县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一起“麻鱼”案,在芦沟镇芦东村巡回审理。30多名周边群众到现场旁听。

  电捕鱼,建湖当地俗称“麻鱼”。去年底,王某、崔某某等4人驾驶自家渔船,利用非法改装的麻鱼工具,乘着夜色多次在附近的东塘河麻鱼,被公安机关发现并抓获。经查,先后捕捞各种野生鱼类1300多公斤。

  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建湖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除了追究4名被告人刑事责任,还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诉请承担生态环境侵权责任。

  电捕鱼是一种对水生动物无差别、掠夺性的捕捞方式,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系明令禁止的行为。为强化警示教育、以案释法,建湖县检察院与集中管辖的东台法院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共同将审理地点搬到案发地——东塘河边的芦沟镇芦东村。

  检察官现场指控犯罪,并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证人对电捕鱼的危害性发表专家意见。王某等4人对电捕鱼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自愿认罪认罚,并在庭审前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8万余元,用于生态公益修复。

  通过一堂回到案发地的“法治公开课”,起到了“公诉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

  第三十八条: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建湖县人民政府

  关于严厉打击电力捕鱼违法行为的通告(2021年)

  为严厉打击电力捕鱼行为,切实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作如下通告:

  一、严禁电力捕鱼。凡使用电力捕鱼的,必须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主动向县农业农村局或所在镇(街道)农业农村局上缴电力捕鱼工具。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15日内主动上缴电力捕鱼工具且情节轻微的可免予处罚。违者一经查获,将严格依法处理。

  二、凡使用电力捕鱼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我县设定最低不少于一万元。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同时根据“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征收渔业生物致死量0.5-3倍的渔业资源损失赔偿费,用于增殖放流,修复被破坏的渔业生态环境。

  三、严禁制造、销售电力捕鱼工具。凡制造、销售电力捕鱼工具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停止制作和销售,一经查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之规定,没收非法制造、销售的电力捕鱼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切实保障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群要积极支持、全力配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对妨碍公务、拒绝检查、屡教不改的人员,公安机关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各镇(街道)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工作,与县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全力配合,县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将进行联动执法,坚决打击电力捕鱼违法行为。

  六、鼓励广大群众举报。鼓励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对电力捕鱼及制造、销售电力捕鱼工具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揭发,一经查实并处罚到位,对举报人按处罚金额10%进行奖励。

  举报电话:县农业农村局 86217708 15105102668 13962021438 县公安局 110

  建湖县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8日


原文链接:http://www.jsjc.gov.cn/yaowen/202209/t20220905_14337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