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核心提示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阐明了进一步深化工程的重点工作,为做好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坚持统筹规划推动形成多学科联合攻关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历史脉络的综合研究,对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因此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多学科研究就是要调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项学术资源,让多个学科有机结合,综合集成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使各学科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密切协作、联合攻关,合力解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多角度研究就是要从环境、生产力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和手工业)、精神生活、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来研究文明起源;多层次研究就是要研究每个文明阶段各个阶层群体的生活;全方位研究就是要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及相互关系,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有一个立体、全面、综合把握。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推进和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特殊性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基础,是区分事物的内在依据。从文明发展角度看,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所处特殊自然环境、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精神生活领域的进步、社会组织结构变化、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决定了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就要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深刻揭示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探寻决定中华文明发展走向与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质”,找到破解中华文明奥秘的钥匙。因此,我们要深化对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研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去做,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深刻阐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矛盾特殊性如何决定和型塑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学术及话语体系,因为只有根植中华文明土壤,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体系,才能说清、说透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必须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推进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和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完整准确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具体而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其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活力。要坚持守正创新,不仅要完整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弘扬其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还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激活其生命力,促使其发展成为现代文明新形态。要充分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来讲述中国古代历史,使人们形成对中华文明的科学认知和历史认同,进而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的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华文明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促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考古发现表明,中华各民族在文明交流、互动、融合中发展,人们在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共同的信仰,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基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有过各种各样的交流,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因为秉持正确的文明观才能洞悉中华文明背后真实立体的历史史实、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深化人文交流互鉴,不断通过对外交流和传播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华文明,积极与各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知相通。
坚持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文物遗产作为文明载体,是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就与贡献推介给公众的最佳媒介,可以全面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再现中华文明灿烂成就,传承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因此,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必须做好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文物遗产。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推动文物遗产的保护利用,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赋能文物遗产保护利用,使更多文物遗产不仅“留下来”,而且“活起来”;要通过智能化挖掘、时代化表达、数字化呈现等方式挖掘文物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其蕴涵的价值理念、思想精华转化为精神力量,成为引导人民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其次要激活中华文明的传播生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面对全媒体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阐释,以“科技+”突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传播受众的物理界限,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以生动、鲜活、直观的形式推广普及,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华文明的广泛认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20830/738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24-11-27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