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诗歌中的革命火种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中国共产党创立者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工人运动领袖。他创作的大量诗歌,既平实质朴,又炽热深沉,启蒙了工人思想,鼓舞了战友为革命而斗争。
“拿起铁锤”:唤醒工人去斗争
邓中夏幼读诗书,学养深厚志向远大;他渴求新知,不断求索救国之道。1917年,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在李大钊的引导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迅速成长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爆发后,组织者之一的邓中夏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用新诗的诗体,抒情的诗笔,记录下心灵的体验和理想的召唤:“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兄弟姊妹们啊,我们开门呢?不开门呢?刀山剑树的那头,便是我们朝夕希冀的地带——光明和愉悦的地带。兄弟姊妹们啊!我们去呢?不去呢?”虽是疑问,却语词坚定,呼唤觉悟催人奋进,跳动着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激情。
1921年1月,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开学,邓中夏深入到工人们中间,宣传革命思想,建立工人组织。他为人谦和,善于用平实的话语讲述革命道理,很快就得到工友们的拥护。他不用深奥的语言,而是深入浅出地启发大家,正如他这时创作的诗歌,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北方吹来了十月的风,惊醒了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拿起铁锤去进攻!红旗一举千里明,铁锤一举山河动。”
一天,邓中夏夜宿工人宿舍,和几个工友畅谈,不知不觉已到天明,为此,他写下90余行的长诗。诗中,这位青年革命者如实记录下自己的见闻与感想,反映了“劳动学校有这样可喜的成绩”,期盼着工人运动像十月革命那样奔腾澎湃起来。诗末写道:“丁昌润,赵盛宗,吴敏珂,张淳和我,坐灯光底下,作扪虱之谈。‘人生’,‘社会’,‘阶级斗争’、‘世界共产’,都是我们的话料。奈勤勤恳恳的邻鸡,一声声催我们睡去。”文字简单而希望殷切,以热烈交谈的场景作结,溢出诗外的,是对工人成长为革命力量的期待。
一声“棒喝”:做革命的诗歌
邓中夏爱好文学,喜欢写诗。新文化运动以后,他开始创作新诗,不仅常在诗歌中抒发革命者的情怀,更以新诗为战斗的阵地,以纸笔为斗争的武器,开展革命宣传。
革命的文学家,须有改造社会的责任感,因此,邓中夏提倡“做革命的诗歌”,做“社会改造的文学”。他提出,“新诗人须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在邓中夏看来,如果一个诗人不亲历革命,不参与战斗,那他的诗歌就只剩下想象和虚构,更何况,“一个空嚷革命而不去实行的人”,他的作品也必定不会令人感动,所以文学创作者,更应当参与到实际的革命运动中。在《新诗人的棒喝》一文中,邓中夏以诗的语言呼唤着:“青年们!醒来哟!谁在你们的四围虎视鹰瞵的,磨牙吮血的?你们是处在一种什么环境?你们是负了一种什么责任?春花般的青年们哟!朝暾般的青年们哟!烈火般的青年们哟!新中国的改造只仗你们了,却不是仗你们几首新诗。青年们醒来哟!”
所以,新诗人的当务之急,是要正视残酷的现实,唤醒青年,唤醒大众,勇敢地担起“新中国的改造”。邓中夏明确指出:新诗人能多做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彻底露骨的将黑暗地狱尽情披露,引起人们的不安,暗示人们的希望。他进而建议新诗人关于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要特别多做,儆醒已死的人心,抬高民族的地位。鼓励人民奋斗,使人民有为国效死的精神。
为了体现诗歌对于传播革命思想的作用,邓中夏贴近创作实际,提出“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意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他的很多诗作,成为其创作理念的绝佳注脚,如《胜利》:“那有斩不除的荆棘?那有打不死的豺虎?那有推不翻的山岳?你只须奋斗着,猛勇的奋斗着;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胜利就是你的了!胜利就是你的了!”气势高歌奋进,遣辞热烈生动,只要我们革命者坚守信仰,持久奋斗,胜利必会到来。
虽死犹生:“红花遍地”励后人
青年革命者独有的情怀,是那样的清晰,又是那样的豪迈,正如邓中夏吟唱的:“丈夫意气尚坚决,创造乾坤有何难?登高自卑终达巅,毋急毋慌毋盘桓。神州茫茫多荆棘,仍须消灭极加餐。”鼓励友人勇于战胜“茫茫荆棘”,召唤同志意气风发“创造乾坤”。
坚定的信仰在心中,革命的情谊永远年轻。1924年10月,邓中夏和刘少奇等一起前往上海陆军监狱,迎接李启汉出狱,他在《启汉同志出狱》一诗中写道:“你出来了,你我的责任更重大了。你看——猛虎一样的军阀呀!巨蟒一样的帝国主义呀!蛇蝎一样的资本家呀!他们联合着,而且紧密的联合着,长蛇般的向我们进攻了,铁桶般的向我们重围了,磐石般的向我们压榨了。哦哦!我们的战士!准备着迎战!准备着厮杀!”这是斗志昂扬的号角,更是无惧无畏的激励。
1932年,白色恐怖日甚一日。在全国赤色互济总会坚持工作的邓中夏,面对随时到来的危险,早有心理准备,他和妻子约定好:“如果有一天我没能回家,你就立刻搬家,只要我活着,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不幸在法租界被捕。在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反动派软硬兼施,手段用尽,但高官厚禄和严刑拷打都没能撬开邓中夏的嘴。在狱中,即使是不断遭受酷刑,邓中夏仍然坚持给难友们讲革命思想,讲工人运动,讲中国的前途。讲着讲着,鲜血就从伤口里流了出来。他用钢铁的意志告诉世人,什么是革命者的气节,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知道时日无多的邓中夏,拖着虚弱的身子,在墙上写下——“但看十年后,红花遍地开”,用他的乐观和信心,慰勉着狱中的每一个人。
1933年9月21日早晨,邓中夏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年仅39岁。临刑前,他给党中央写了最后一封信,今天读来,字字都有千钧的力量:“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邓中夏是诗人,更是革命家,他用生命的诗歌播撒革命的火种,书写了共产主义者的崇高事业。(方新)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2/lianshijingjian_0820/1124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杨沫几经周折的《青春之歌》
下一篇:身处潮州的韩愈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24-11-27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