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时刻指引着社会进步与思想升华的精神先导,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必须立足于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始终强调立足实践,不断推动自身的革新和发展。先进的思想理论高于实践,发挥着对实践的引领性作用,也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认知、反思与超越。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物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存在和演变的社会根基。依托实践、尊重实际,则是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完善的逻辑起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必然随之呈现新的时代特色,反映新的历史需要,适应新的演变趋势。在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的张力关系与深层互动中,马克思主义必然绽放出崭新的理论光芒,指引着实践的价值指向与前进道路。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体现了百年党史中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党的百年奋斗史,其实也是依托实践、坚持“两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理论探索史,是依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史。马克思主义关注实际、立足实践的内在要求决定了,离开中国人民的实际境遇与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我革新、自我升华的实践基础,只能沦为抽象的概念,成为僵死的术语体系,无法充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中介。毛泽东指出:“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伊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指出:“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这一重要判断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效破除了思想僵化,批判了极“左”思潮,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的生动体现。正是由于关注实际、立足实践,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彰显出强大生机与活力,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集中反映了人类的认知和理解在其运动过程中呈现出的辩证发展,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要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解决现实问题。由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特征,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此外,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本本主义”就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是在没有进行充分调查工作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抽象经验教条化的错误思想倾向,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机会主义或盲动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既是对党百年来认识和把握事物基本方式的凝练概括,也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辩证思维特点及其深刻包容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进一步揭示。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指向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性。虽然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变的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由此,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张占斌,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20812/730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24-11-27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