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上善若水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 中共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作者:佚名

  孔子问道于老子,拜别之际,老子手指黄河,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孔子问:“水有何德?”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水有崇高的品德。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水之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在老子看来,水谦逊、公允、诚信、无私,并善于自处和审时度势。水性至善至柔,但它能攻破坚硬强大的事物,无往不胜,又谓“至刚”。成语“水滴石穿”说的就是水拥有坚韧的力量。

  水博大而精深,孔子将其视为君子人格的化身。据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道:“君子为何见到大水要观赏一番呢?”孔子说:水遍生万物而无偏私,似德;水流向下,曲曲折折皆循其理,似义;水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似智;水奔赴百仞之谷,毫不迟疑,似勇;水柔弱而能渗入细微之地,似察;水蒙受恶名却不申辩,似包;浑浊之物进入水中,出来就干干净净,似善化;水入量器,总是很平,似法度;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似君子处事有度;就算经历百转千回,水也必定东流入海,似君子意志坚定。

  水的品性丰富而充盈,蕴含着修身之理、处世智慧和人格精神。古代文人常常寄情于水。《诗经》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借水表达的是思念之情;《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说智慧的人像水一样懂得变通;《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寓情于景,借水抒发的是壮志豪情;《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蕴含着灵动的战略战术;《孟子》中“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比喻做人要追求至高境界;《荀子》中“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在说明百姓是水,力量巨大,举事当先审民心。

  世人敬水、爱水,尤爱一尘不染、澄澈洁净的清水,常用水形容清廉。隋朝赵轨在齐州为官四年,其清正廉明、政绩突出,被调回京师做官。临行之际,当地百姓挥泪相送。一位老人捧着一杯清水,颤抖着双手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犹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特此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接过,一饮而尽。自此,“清水别驾”传为佳话。

  水无色无味,平淡自然,人们用水形容君子之交。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普通百姓王茂生夫妇接济。后来,薛仁贵投军,立下赫赫战功,前来府上送礼者络绎不绝,都被他谢绝。薛仁贵唯一收下的是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并当众连喝三碗,然后感慨道,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饮水思源,当懂感恩。是水,灌溉着大地、哺育着万物;是水,奉献着自己、容纳着百川。我们当敬畏水、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还要以水为师,学习水的胸怀、水的境界、水的品格,做到心态上静如水、工作上韧如水、操守上廉如水、名利上淡如水。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lzjy/lzwsp/202208/t20220808_759962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