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汕头潮南:“党建红”让小康成色更足

发布时间:2022-07-31 来源: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文体公园,当地群众的夜生活拉开序幕。

  面对近期持续高温天气,陇田镇内的村民们纷纷选择晚上出街——在文体公园空地休闲健身,在公园创业街吃烧烤喝冷饮,在儿童游乐设施区域享受亲子时光……夏日避暑体验新模式悄然开启。“白天天气炎热,孩子只能在家里呆着,趁晚上天气凉爽,带着孩子出门玩玩,享受清凉。”华瑶村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文体公园热闹夜幕的背后反映出人们蓬勃旺盛的精神新需求,这恰是在“大党委”的联动下,陇田镇实现跨村联片开发,土地成片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通过“大党委”点亮镇村群众夜生活,是潮南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潮南区以“红色家园·幸福党建”为主题,按照“党建统领、区域融合、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打破“就村抓村、条块分割”的固有模式,树立“融合党建”理念,加快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战斗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筑强堡垒

  党建引领念好基层“人才经”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潮南区发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先锋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四雁齐飞,振兴乡村”行动,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严格标准选好人、反复酝酿选准人、回请下派选能人,全区232个村(社区)1355名“两委”干部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个职位一肩挑”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两委”干部队伍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使乡村振兴有了一批能打胜仗的指挥员、带民致富的领路人。

  潮南区仙城镇榕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伟滨就是这样的指挥员和领路人。30岁出头的他,上任至今1年9个月,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广州、深圳当过骨科医师,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像郑伟滨这类到基层一线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把新思路、新办法带到村里,给村居管理带来喜人的变化。

  从2020年10月中旬开始,对于回村当村干部的郑伟滨来说,如何让榕堂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升级、让群众办事更便利,成为他上任以来最重要的事。“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计划配套几张办公桌和办公椅及其他必要设施,一些陈旧的配套也翻新翻新,给村民创造更加便利的办事环境。”

  据郑伟滨介绍,原先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配套设施较为简陋,仅有一台老式电脑和老式打印机,他刚上任那段时间,对于打印每户村民资料时最为头疼,“十来页资料往往要打印两三分钟,有时候打印机还会出现卡纸的问题”。

  2020年底,在汕头市委组织部、潮南区委组织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榕堂村获得55万元资金,用于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并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很快,5台新电脑、3台新打印机、9台空调机、40套桌椅等办公设施设备陆续安装到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有了一张新的办公台,三楼也有了一间可容纳80人的多媒体会议室……

  村民的肯定便是郑伟滨的动力。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变化,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打实的获得感。村民刘姨笑着说:“年轻干部有想法,做事有冲劲。只要把村里治理好,村民享受到了便利,我们就支持他!”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能让老百姓直观感受到的深刻变化。在上任之初,郑伟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问题。他以创文强管工作为着力点,持续推动全村环境卫生社会化购买服务,常态化抓好垃圾清理保洁、溪沟漂浮物打捞、垃圾转运等工作。目前,村里已配有数名保洁员负责全村环境卫生工作,持续进行常态化管理。此外,郑伟滨也不忘认真履行河长职责,每天空闲时都要巡视一圈村里的河溪,一发现漂浮物马上通知相关人员打捞。

  “榕堂村是纯农村庄,种植柚子、橄榄、油甘、香蕉等农产品一直是村民的主要收入。去年持续干旱天气让村民望水兴叹,我们为此争取到了市财政40万元、乡贤捐资30万元,对900多米灌溉水渠进行拓宽疏浚,有效缓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郑伟滨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到农村工作,就要努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群众享受便利,确保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富民强村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动力

  盛夏时节,井都镇凤光村党总支部书记周坚鹏时不时就到凤光种养专业合作社木瓜种植基地查看木瓜长势,“凤光社引进5800棵木瓜苗,长势非常好,等挂果后这里将会成为村里一道特色风景,村集体经济也将有所增加。”

  当前,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到处可见,除了种植养殖的生产职能之外,还经营着延伸加工、流通、服务、研发等业务,成为不少地方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类合作社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潮南区委组织部探索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上建立党组织94个,形成“支部+合作社+农户”富民党建模式,将村民有效组织起来,让党支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并有效地服务群众,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凤光种养专业合作社就是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伊始,党支部就站在发展集体经济的最前沿唱主角,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导权,让农民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据周坚鹏介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汕头农村地区属于新鲜事物,目前常见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收入往往来自田地租金,村集体也极少参与经营。今年4月,凤光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突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入木瓜种植和茶叶加工产业,推动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深圳对口帮扶汕头驻井都镇工作队队长刘飞认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以及群众的需求性、能动性结合在一起,由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引入现代化和市场化管理体系,按劳分配、股权清晰,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利益,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实际上,第一次听到要探索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时,不少人都顾虑重重。不光是村民,驻镇工作队和村干部也有不理解的,担心会添负担。面对大伙的疑虑,刘飞先是让工作队每个队员熟读28页打印的《山东省烟台市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案例》,同时协助镇委、村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跟村干部和村民们统一思想认识,耐心帮大伙算细账、说前景。

  基层党组织如何凝聚百姓?就是要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经过一番思想工作,村干部和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次村党支部是真想干事,值得试一试。

  很快,凤光村着手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合作社法人代表,村党员作为合作社社员的组织架构,将稍早前引入的木瓜和茶叶加工产业作为合作社试验项目,把抓党建和抓发展相融互促,让村党支部有了更强的号召力。

  终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7月4日,凤光村领到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营业执照。

  “通过支部带合作社、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合作社带群众、合作社带合作社的五带模式,既能发挥党支部组织、管理村民的优势,也能保障村民的分红、务工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周坚鹏说,合作社“姓公不姓私”,目前正在完善一系列措施,将从章程、民主管理、股金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村党支部依章办社、依章办事,确保村党支部干成事、不出事。

  跨村联建

  “大党委”促乡村抱团振兴

  6月底,汕头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在潮南区陇田镇召开,参会人员观摩了该镇“幸福爱恋·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长廊,并启动了2022年汕头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

  “幸福爱恋·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长廊以“爱”为主题,从东华村向外延伸,串联起周边10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示范亮点——宽敞的柏油路宛若一条彩带,串起座座黛瓦白墙的村居和绿意盎然的庭院;爱之林、爱情广场、许愿树、爱情栈道等爱情主题景观接连入眼,令人应接不暇。

  陇田镇“幸福爱恋·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长廊是潮南区探索组建跨村大党委,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潮南区委从组织领航入手,扛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在陇田镇试点推行跨村组建“大党委”、跨村联营“办企业”的发展模式,按照地缘相近、资源相似的原则成立区域党委,引入专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规划和产业建设,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在陇田镇,虽然东华、浩溪、芝兰、望上4个村地域相邻,但发展程度却参差不齐。东华村是远近闻名的“国家级3A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芝兰村电子商务产业发达但产业规模不大;浩溪村砂土路、断头路导致部分土地抛荒;望上村村“两委”曾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为解决各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村干部职数配备等前提下,陇田镇以地缘、人缘、产业等为联结点,把31个村(社区)划分设立8个单元区域“大党委”,并签订《“大党委”连片建设协议书》,建立区域共建资源共享等6项相关配套制度,让相邻的多个村党组织凝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跨村联建”的重要使命就是攻克乡村振兴难题。石坑村、大布洋村、葫芦村3个村之间的道路久未接通,是当地村民心中的疙瘩。溪西单元“大党委”成立后,便召集单元片区会议商量对策,很快便顺利通过了道路修缮建设方案,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

  

  在“大党委”的联动下,潮南区陇田镇实现跨村联片开发,土地成片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一线走访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让老区焕发新生命力

  赓续红色血脉振兴出新出彩

  “现在的环境好了,村道宽阔干净,公园环境清幽,一到晚上,许多人都出来散步或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个个神采奕奕,别提有多热闹了,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说起大溪坝村的变化,该村退休老党员李木炎喜上眉梢。

  大溪坝村位于潮南区红场镇南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至今保存着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红场广场、红军医院等许多宝贵的红色遗迹。这座偏远僻静的革命老区村,随着近年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实施,昔日穷村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2019年11月,潮南区启动《大南山核心区旅游发展规划暨重点项目概念规划》,红场公园作为该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率先启动,也是打造大南山片区振兴发展的示范项目。依据场地现状、空间肌理,红场公园规划设计范围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中心涵盖大溪坝、大陂、虎白坟村,面积达180.6亩,按照“苏区精神现代化、苏区生活景观化”的思路,立足苏区精神,追溯那段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的革命岁月,对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的凸显和放大,打造符合新时期旅游偏好的系列主题打卡标志设施,满足其开展研学活动和大众参与体验型活动的功能。

  2020年12月底,红场公园修缮竣工并于2021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经过一体化升级的大溪坝革命遗址群,建设“一心、一寨、一带、一场、一碑”五大重点品牌项目,分别是公园服务中心、展现苏区党建文化的大南山红色古寨、展现苏区文体生活的苏区文体印象带、展现苏区革命运动的红场纪念广场以及展现苏区革命精神的大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实施,留住了红色记忆,也让红场镇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2021年,潮南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红色村”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基层党建整体提升,将红色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通过实施“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让昔日革命老区村旧貌换新颜的村庄,仙斗村同样值得一提。仙斗村位于潮南两英镇东南部,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大南山游击战争的前沿阵地。该村于2018年7月启动建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坚持把红色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协同推进,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陈列馆,还原大南山游击队秘密交通站,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基地”,以此继承革命优良传统,赓续红色精神血脉,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zzjs/jcdjc/content/post_162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