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散记
常在脑海中浮现出万隆那个地方的山水,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想前往的冲动,直至有朋自远方来,问我贵地有好看好玩的地方吗?脑海深处灵光一耀,不假思索地应道:“有!去万隆”。
就这样,我和朋友们来到了万隆之地。
万隆位于县城的西南部,是一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山地连绵无尽的地方。自县城驱车往南行二十多公里,人的视觉有了较大的变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扑面而来,当一座山的轮廓嵌入车窗时,当地朋友说,那就是铁狮寨了。
铁狮寨?耳闻过无数次,却只在今日走近了它。只见不远处的铁狮寨山势俊美,林木葱茏,人未深入一股暖意却已在心窝里泛起。站在铁狮寨山脚仰视天穹,早晨的阳光柔柔地洒落下来,它们的光辉照耀在铁狮寨的山侧,与山上碧绿的树林相辉映,在天际的交会处便有金色的光晕蒸浮,宛如仙界美景。眼前的铁狮寨其实并不高,海拔仅三百多米,但一点也无损于它的独特,无论是谁,只要目睹了它的真容,都会由衷地从内心感叹说真像一只狮子啊!山如其名,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上苍赐予万隆之地的标志。此时阳光普照下的铁狮寨归于清明,双目所及,天地物事更为廖廓,座北朝南的铁狮寨在朗朗乾坤里酷似一只半蹲半卧的雄狮,它的一只前腿微微抬起,仿佛正按在一个滚球上,而微仰的狮首专注地望着南方的群山。
我们一边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一边怀揣着无穷的遐想登上了铁狮寨。当地朋友介绍说,铁狮寨还是一座年轻的山,它是典型的红岩丹霞地貌,因为和丹霞山、龙虎山的岩层风化有共性之处,所以在当地有“小丹霞”之称。好像是为了印证这位朋友的说法,说话间我们来到了铁狮寨一个转弯处,耳边刚听到“小心了”的提醒,眼前却陡然一亮,只见碧空长穹,天高地远,才出茂林,就见白云,人宛如置身于仙境一般。我们几个初上铁狮寨的都愣在了原地,大家痴痴地望着眼前的景象。此时的天空被洗濯过一般,白云在那儿飘逸着,山风微微吹拂,绿绸似的大地宁静而安详。是当地朋友又一次善意的提醒把我们从陶醉中拉回,我们这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悬崖边上,收回目光往脚下一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大家刚才只顾着看美景而忘了身处何地了。眼前正是铁狮寨前山左侧的百丈崖岩洞位置,此处的山体仿佛被神勇之力斧劈刀削后拔地而起,形成一幅宽大的天幕直挂蓝天白云之下。这里居高雄伟,险峻古奇,是凭险远眺的好地方。在本能的后退一步后,人们又惊奇地把双眼投向远方。好远啊,目力遥不可及;好多山啊,群峰林立,它们源于不同方向,都汇集在万隆这方土地上。那些千层万叠的山峦线在这儿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弹拨着,在山水间划出一道道绿色音符,成为这方山水最美的篇章!而山,是眼前的主角,它们汇集簇拥,山形如龙,在大地的舞台上腾挪跳跃,宛如大地之上的一群舞者。我猛然想起当地龙狮会的传说,可不是么?铁狮寨雄踞高地,面向南方的绵绵群山,演绎出的正是民间美丽的传说!
如果说龙狮会是大自然在万隆之地的杰作,是天地神韵的表现,那么,蕴育于万隆之地的客家人文风情则是这块土地上的文化瑰宝,是这一方山水独特的精神符号!
在距铁狮寨不远处的山脚下,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天垅里的村庄,放眼所望,但见村子里浓荫蔽日,树木连天。山溪从后山潺潺而下发出悦耳的声响,房前屋后,水沟路边,野花肆意开放散发出淡雅清香。树林里鸟儿嬉戏,传来啁啾声声,客家民居就掩映于樟树下、竹林间,身临其境,令人的脑海瞬间浮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山居图。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这里保存下来的民居大都有四五十年的光景,它们由土砖灰瓦构成,在阳光下散发出古朴宁静的气息,使我想起小时候曾住过的乡村老屋。而眼前的这些民居,令人难忘的是它们的门框与窗户,村子里的老人告诉我,他们祖祖辈辈在建筑民居时,都会采用当地产的红麻条石,用它们制作石门、石窗、石地板等,既坚固又美观。我们穿行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是石门、石窗、石基、石台阶,石角板等等,客家人勤劳能干,善于融入大自然,他们在就地取材的同时也不忘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比如村子里一幢幢客家民居上的窗户,方正的石框内一定会配上厚重而典雅的雕刻,也许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也许是一个蓄满了幸福元素的福字,也许是别的什么吉祥图案,无论是哪一种图案,出自客家工匠之手,都显得格外精致和典雅,令人感叹民间艺人的能干与智慧。
而在距天垅里5公里外,李庄散落在万隆的山水间,那儿的客家风情将更加的浓郁。我们告别了铁狮寨脚下的天垅里,沐浴着初冬的阳光向李庄进发。
车行山麓,丘陵连绵,山与山之间的田野很肥沃。时值初冬,山路两边不时能看到在忙于收割生姜的客家妇娘。万隆盛产生姜,它们肥厚嫩黄,即使刚从地里拔出,已有辛辣的芳香扑鼻而来,那一筐筐摆在山路边的黄玉般的生姜,乍见之下就令人舌生津液,正自暗吞口水时,当地朋友说李庄到了。李庄并非是一个村子,它其实是由好几个屋场组成,它们散居在一条长数公里的山坑里,像一根珍珠链条似的。李庄又有上李庄和下李庄之称,而我们此刻要去参访的则是下李庄,在那儿有一座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李氏宗祠。一行人来到李氏宗祠面前,那是一幢青砖灰瓦木质结构清中期建筑。它的布局以硬山顶,石头墙,三进配两天井、前低后高式构成。在这幢占地约四百平方米的祠堂上,无论是门廓和卷棚的设计,还是月梁上雕饰的人物、花卉、鸟兽的造型,都体现出那个时代客家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手艺。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氏宗祠偌大一座建筑上的木梁花板之类全采用镶嵌工艺,上面找不到一颗铁钉,仅此一点恐怕会让当下的许多工匠汗颜了。
离开李氏宗祠已是中午一点多了,当地朋友陪同我们前往下一个村庄——上龙,因为那个地方的银杏树久负盛名。原以为上龙人家也是李氏家族,直到下车后进了主人家的院内,才明白上龙人家姓叶,当年他们的祖先从广东南雄坪田举家迁徙过来,繁衍生息已过十六代,有近300人了。
上龙人家在代代相传中没有丢掉植种银杏树的传统,从屋场四周、门前屋后大小不一的银杏树就可见一斑。银杏属于落叶乔木,胸径可达4米,淡绿色的叶片如扇形般缀满树枝;深秋时银杏叶变黄,把漫山遍野妆扮成金黄一片。据说银杏树生长缓慢但寿命极长,野生银杏树要数十年后才开始挂果,因此,它在民间被戏称为“公孙树”,意为“公种而孙得食”之义,不失为树中寿星。
在上龙众多的银杏树群落里,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就有40余棵。我们在一位老人的引领下来到树龄最大的一棵银杏树面前,它依然生机蓬勃的风采令我难以置信它已有200多年的树龄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在它面前是一个小小少年。
上龙人家至今保留了祖先种银杏的习惯,实际上是客家人农耕文化的传承,没有这样的传承,在上龙能看到那么多树龄那么长的银杏树吗?
告别上龙后,在车上回望上龙的方向,屋场里高大的银杏树仍是醒目的标志,它们是这方水土的守望与生活。(钱久玉)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yy/202207/t20220713_5704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