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廉洁”基因,激荡湖湘两千年

发布时间:2022-07-05 来源: 红星网 作者:佚名

  

  001.jpg

  《爱莲说》树立起莲花清廉、正直的花中君子形象。此为道县濂溪故里景区池塘里的莲花绽放。 蒋克青 摄

  

  002.jpg

  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堂。“廉”的德育在岳麓书院一千多年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3.jpg

  任弼时一生清廉勤恳,被称为“党和人民的骆驼”。图为任弼时同志故居。

  蒋伟

  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畔屈子祠,古朴清幽,钟声悠扬,一年一度端午祭屈子的大典在这里举行。祭祀大厅内,鼓乐齐鸣中,读诵祭文,人们鞠躬致敬。不远处的香草湖上,龙舟竞渡,粽叶飘香。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江水悠悠,载着屈子的灵魂,流淌了两千多年。屈原对湖南的文化性格和湖湘精神起了奠基作用,他的“志洁行廉”思想构成了湖湘廉文化的重要源头。

  屈原投江1300多年后,永州道县的周敦颐写下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其爱莲思想源自屈子,同为湖湘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廉洁”基因。

  湖湘廉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浸润下孕育而生,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既有文化传承又极富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形态。

  一

  “地气刚毅,民风彪悍”的南蛮气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人精神,与中原地区内圣外王的儒家文化,开放进取、兼收并蓄的移民精神相融合,共同孕育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湖湘精神。

  湖南被称为屈贾之乡。战国晚期,生在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的屈原,遭诬陷被流放到湖南沅水、洞庭湖一带,时间长达18年,大量作品创作于流放沅湘流域期间,最后自沉汨罗江殉国。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政思想倡导者。据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其文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屈原对“美政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奋斗不息的求索精神,忧国爱民的为民情怀,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人士。

  贾谊提倡仁政,主张以民为本、察吏于民。他在《新书·大政上》总结秦亡教训时写道:“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周敦颐不但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更是湖湘廉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周敦颐的爱莲思想与屈原的志洁行廉精神一脉相承。

  周敦颐开创“濂溪学派”,他在《爱莲说》中写下了千古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以莲喻己,表达了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精神追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成为后世众多为官者和士子对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的理想追求。周敦颐还提出了为官要“拙”和“诚”的理念,“君子要以诚为本,去私欲,立公心。”此后,一代代湖湘先贤,无不秉持着这一份清廉气节与高尚情操。

  北宋时期,随着全国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大量外来人才涌入湖湘地区,各地普遍建设书院,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到南宋时,形成了以胡安国、胡宏、张栻等理学大师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倡导经世致用、求仁履实。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从福建抵达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并手题“忠孝廉节”四字立于书院讲堂,故讲堂又称“忠孝廉节堂”,这里的“廉”是指尚朴素而崇廉洁,“节”是指维护民族和个人尊严。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它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书院,而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和承载地。“廉”的德育在其一千多年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王船山上承两宋湖湘学统,下启清及近代湘学源流,他所倡导的力行致用、知行合一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为近代湖湘文化的建构与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王船山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历史担当,有力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他在《读通鉴论》中提出为官者首要的是要心清正,“洁己先要心清,吾性之清,不受物之浊”。他认为,从政者要做到“廉以洁己,慈以爱民”,以民为本,宽以养民。

  王船山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对近代以来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郭嵩焘等湖湘精英的崛起,产生了直接影响。

  二

  受特色鲜明的湖湘廉政文化滋养,湖湘历史中涌现出了湖湘廉吏群体。他们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仁政爱民”“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同时也传承了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精神。

  公生明,廉生威。湘乡人、蜀相蒋琬不泄私愤,不计私仇,下属说他坏话,他并不治罪和借机报复,甚至还就事论事,替政敌说情;他把尚书令的职位让给费祎,使蜀汉政权平稳过渡。唐朝刘瞻贵为宰相,所得俸禄皆用救贫济困,租住旧宅,家无积蓄,一家人竟靠咸菜稀饭度日,为救三百无辜性命,不顾自身安危,冒死进谏被罢相位。

  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是湖湘廉吏群体的一个突出特征。周敦颐曾巡按端州,端州因盛产端砚而出名,北宋时被列为贡品,各级官吏纷纷巧取豪夺,从中牟利,周敦颐立即上奏朝廷颁布禁令“凡仕端者,取砚石毋得过二枚”,贪风顿息。周敦颐在家乡任永州通判时,写下“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湘阴人、“大明管家”夏原吉掌管户部达27年之久,将行贿者之财物挂在自家屋檐下,令求情者望而生畏,因劝阻朱棣北征蒙古被抄家时,他家里仅有书籍和布衣瓦器。后人评价其“一生清操如冰雪,五世励节似苍松”。

  曾国藩堪称修身律己的典范,虽为封疆大吏,对生活却十分节俭,家人帮他缝制的青缎马褂竟然穿了30年,两江总督府后院,经常能看到总督夫人带领女眷纺纱织布、缝衣纳鞋的场景。他提出“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曾国藩十分重视家风家教,其家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左宗棠任巡抚、总督23年之久,捐出巨额廉俸用于赈灾济民、兴办教育、购买军火、抚恤下属等,对家人却极为“苛刻”,每年仅寄200两银子作全家开支。青年时期穷困落榜时,左公曾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名句。面对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67岁高龄的他力排众议,历经艰辛,舆榇出征,最终收复新疆和伊犁地区。

  官至两江总督的陶澍,为官40年,被称为“陶青天”。他有句名言:“为官之本,莫重于廉,廉则一介无私。”

  ……

  湖湘廉吏群体在与奸邪势力、腐败分子的斗争中,在长期而复杂的为官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宝贵品质和崇高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湖湘廉文化和湖湘精神的内涵。

  三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其红色文化根植于湖湘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期间,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

  这片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蔡和森、向警予、夏明翰、杨开慧、郭亮等革命英烈,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平江起义、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革命先辈们廉洁奉公的公仆品格、勤政为民的人民情怀、严以律己的良好家风,极大地丰富了湖湘廉洁文化的内涵。

  毛主席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提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毛主席一生极为简朴,1952年到1962年没做过一件新衣服,一件睡衣穿20年补了70多次,一双皮鞋穿了几十年。

  刘少奇同志曾说:“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的特殊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即是真理的最高标准,即是我们党员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他在白区工作时,经常经手几万元的党的活动经费,但他分文不动。

  任弼时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叶剑英这样评价任弼时。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毛主席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他拒绝为夫人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安排工作。胡耀邦不惜与哥哥胡耀福红脸,拒绝给家乡浏阳批化肥,他说“我不是家乡的总书记,不能为家乡谋特殊利益”。开国将军钟伟告诫子孙“不占便宜,不捞好处,要靠自己本事”,其亲属均在平江老家务农。

  他们廉洁奉公的人格典范、勇于担当的精神魅力、经世致用的行为方式构成了湖湘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

  四

  择素底白绢,描花鸟走兽,落笔无悔,需心无杂念,明察秋毫。湘绣,千万次针与线的勾连间,考验的是绣工对本心的坚守。

  在湘绣中懂得“善始善终”,在木雕中感悟“进退有度”,在油纸伞制作中感受“竹之风骨、纸之清白”,在花鼓戏、昆剧、丝弦中传唱廉声……各种民间艺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诸多朴实的廉洁元素,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也让湖湘廉洁文化浸润千家万户。

  “‘曲’有度,‘直’有节。是守初心、持恒心;非俗所惑、欲所扰。曲直可治,是非可辩。”这是近日益阳市资阳区纪委监委推出的《非遗中的清廉——小郁竹艺》中的一段解说词。益阳小郁竹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中,安能以身洁而蒙世俗尘”。端午前夕,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河泊潭村的文化广场上,廉政花鼓戏《大夫殉国》巡演,人们不仅被颇具感染力的旋律和唱腔所吸引,更为戏中屈原“志洁行廉、独立不迁”的精神所感动。

  湖南省昆剧团推出了新编昆剧《乌石记》讲述了唐代贤相刘瞻和妻子清廉自守的故事。

  民谣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湖南很多地方将朴素的廉洁理念融入广为流传的民谣中。如:侗族大歌《多耶》《蝉歌》、“诫赌”山歌,瑶族展现质朴勤劳传统的瑶歌,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等等。

  在怀化地区,流传有一首《戒酒财气歌》:“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惹祸的根苗。要为人世真君子,酒色财气全丢抛。处处节律很重要,一世也难摔大跤。”歌词鲜活直白,通俗易懂,富有人生哲理。

  巍巍岳麓山,泱泱湘江水。屈贾风骨耀潇湘,濂溪一脉传千年。湖湘廉文化是中华廉文化体系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丰富的精神内涵,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07/01/138250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