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驻进蜂窝酿成蜜”

发布时间:2022-07-05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我们闲置的房屋,现在成了特色民宿,曾经搭满彩钢棚的石头岗,经过精心打造,成了旅游景点。不光如此,目前我们村里还有叠石养生火锅、柴火鸡等特色美食以及沙滩车体验项目等。”谈及家乡的变化,大渡口区跳磴镇蜂窝坝村的村民们个个面露喜色,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村里能有这些可喜的变化,多亏了杨书记。”村民们纷纷表示。

  2021年12月,时任大渡口区公安分局工会副主席的杨衍育,被选派到当地跳磴镇蜂窝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上任后,杨衍育立足基层党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不断探索特色乡村旅游新路径,逐渐让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发生了“蜕变”。

  

  

  “头雁”群飞带动全员

  经334国道驱车到达蜂窝坝村。一路上,道旁的格桑花竞相绽放,金黄色的花带从村外一直延伸到村子深处。

  曾经这条道路两旁堆满了建筑垃圾。抵达蜂窝坝村委会,见到杨衍育,他说今年初,4组的党员群众义务加入到村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他们不要工钱、不计工分、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历时两周才将这些建筑垃圾清理干净。随后,他们在道路两旁播下了格桑花种子。正是大家的积极参与,才有了这一路美景。

  杨衍育刚上任时,发现大多数村民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收入,存在“等靠要”思想,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也亟待增强。于是,他以党员冬训为契机,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并结合蜂窝坝村的实际情况,开始抓班子、带队伍,夯实基层党建。

  目前,在杨衍育的带领下,蜂窝坝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支部为“蜂巢”,以党员的责任区为蜂孔,以村民为蜜蜂的“蜂巢党建”新模式。

  “我们村采取9名村干部每人负责1至2个产业;4个社分别建立4个党小组,负责各社事务;全村21名党员每人分包19位村民,以此划分干部、党员的具体责任,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杨衍育介绍。

  此后,在“蜂巢党建”的带动引领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初,听说村里要发展乡村旅游,1组组长黄家富主动带领村民打通了老鹰岩步道。他们冒着严寒,用镰刀一点一点地剔除步道杂草,用手一块一块地将年久失修的台阶铺平。半个月后,这条长达800余米的登山步道终于打通。

  事后,杨衍育将1组的事迹向全村进行了通报表扬,这让其他组的干部群众坐不住了,纷纷行动了起来。

  今年春节前夕,为了让蜂窝坝村特色民宿按时开业,2组组长范正琴带着村民们义务参与到民宿的布置、保洁以及食堂保障等工作中;在打造叠石景区过程中,3组的干部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景区维护、人居环境整治中来,为景区吸粉留客奠定了基础。

  如今,蜂窝坝村党员干部们“头雁”群飞,逐渐让党建促发展的氛围在蜂窝坝村氤氲开来。

  

  蜂窝坝走上文旅融合路

  蜂窝坝村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西南部,辖区有小南海水泥厂、重钢和成都铁路3个矿区,曾“因矿而兴”。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矿场已大多关停,村子也渐渐没落。如何为村子发展找到新路子,让刚驻村的杨衍育沉思良久。

  2022年1月底,在下村了解村情民意时,杨衍育发现村里有不少闲置的农房。村民想将这些房屋出租,但无人问津。

  “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能否由村里统一规划打造民宿,有了收入还可以给大家分红。”杨衍育的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随即,村民将8套闲置房共30余间屋子入股到民宿项目。经过一个月的筹备,今年春节,蜂窝坝村特色民宿如期开业。据了解,春节期间,民宿的毛收入达到2万余元。

  卡丁车也是村里的特色产业。民宿开业时,杨衍育从网上联系了一家卡丁车俱乐部,对方为村里提供了三台卡丁车供游客体验,为村里增收3000元。

  见卡丁车项目收益可观,杨衍育随后又利用村集体前期收入为村里购买了卡丁车、沙滩车各3台,并于今年端午节、“五一”节期间向游客开放,再次为村集体增收1万余元。

  “民宿虽打通了游客留下来的‘最后一公里’,但旅游体验配套仅有卡丁车项目还远远不够。”于是,杨衍育又立足景观特色,带领村民开发了叠石景区,并相继开发出与景区配套的叠石养生火锅、柴火鸡等特色美食,让游客来了既能玩得嗨,又能吃得过瘾。

  “当时我们还做了200包叠石火锅底料,如今已全部售罄。”杨衍育说,无论是民宿,还是景区、美食,在蜂窝坝村都属于村集体经济,只要项目有收益,村民们年底就可以得到分红。

  “单是柴火鸡,3个月就卖了6.2万元。”谈及文旅产业拓展,杨衍育信心满满。他介绍,今年3月底,在开发叠石景区期间,由于周边都是村民搭建的鸡棚、鸭棚,臭气熏天,与景区环境格格不入。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环境问题,构建美丽蜂窝坝,村里开始了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村干部天天给村民做工作,劝大家拆除家禽棚舍。

  “棚舍拆了鸡鸭养在哪儿?”不少村民有这样的疑惑。

  为此,杨衍育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专门找到一块空地打造了林下生态养鸡场,村民的鸡鸭可以送到这里统一饲养。在此基础上,杨衍育顺势开发了柴火鸡项目,既保证了食材品质,又解决了家禽销售问题。

  “我们的产业除了以文旅为主,也配套有农贸产品,比如‘蜂窝坝花椒’,年产量大约40吨,我们已经建好加工厂,正在逐步开展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另外,我们还与一家摩托车企业签了约,对方出资,村里出地,打造摩托车训练赛道,目前也即将完工,投入使用后,一人一车一天100元场地费归村里,还可以带动民宿和餐饮,收益十分可观。”谈及蜂窝坝村的未来,杨衍育如今有了更多底气。

  用历史文化为小村注脚

  村里的发展路径越走越明朗,杨衍育也更加注重对蜂窝坝村的宣传与推广。每当村里有活动、或者有人来参观,他都主动当“导游”进行宣传讲解。

  近期,杨衍育利用工作之余积极走访,并以蜂窝坝原有的金剑山、月亮洞、猫儿峡等景观为基础,深度挖掘其文化底蕴,逐步规划出一条集健身、素质拓展、文化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会活动路线,并深度挖掘了月亮洞(原二十一兵工厂旧址)的抗战精神,以供村民与基层党组织参观学习。

  “这些活动路线,可以更好地嫁接村里文旅产业的发展,既聚集了人气,也扩大了蜂窝坝村的宣传窗口。”杨衍育表示,目前村里已接待了数十家单位来搞活动,他们既能在活动中欣赏乡村美景,体验农家采摘,也可以了解和感悟历史文化与峥嵘党史。

  在杨衍育的工作笔记本里看到,好几页都记满了蜂窝坝村的历史文化情况,他准备近期再次梳理,好好打磨一则关于蜂窝坝村的推广文案。

  笔记本上还有一首杨衍育自己创作的蜂窝坝村推广歌:“我的家乡在蜂窝坝,那里有我美丽的家;我爸妈说蜂蜜满山坡,那是因为村民种花了;金剑山上白云朵朵,猫儿峡水泛清波,月亮洞里有神仙住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

  “这首歌以韩红的《家乡》为曲调,我根据蜂窝坝的实际情况填了词。”杨衍育说,虽然自己驻村仅半年时间,但已然融入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歌词。

  “什么也阻挡不了蜂窝坝村前进的脚步。”杨衍育坚信,乡村振兴已开启新征程,蜂窝坝一定会通过不断发展“蜕变”,为村民筑起“幸福蜂巢”。

  杨衍育也期待着,能够像自己所写的歌词那样,在蜂窝坝村留下那段动人且甜蜜的歌。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621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