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留住老地名中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29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强调,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深入研究中国行政区划设置历史经验,稳慎对待行政区划更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据新华社6月22日报道)

  地名不只是一种称谓,一则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更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小到街巷里弄,大到行政区划,每一个地名背后,或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或沉淀着当地生产生活的印记,或记录着某种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

  地名中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禹贡》所列“九州”州名中,冀、兖、青、徐、扬、荆,至今仍在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沿用。翻看中国地图,有着几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的地名数不胜数,邯郸、蓝田、张掖、临淄、洛阳……穿越千百年的地名,不因朝代和政权的变迁而割裂,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形势,回荡着历史画卷中的风云际会、天翻地覆,留存着诗词文赋中的金戈铁马、柔美婉约,人与事、今与古,由一处处老地名串联交织、情景交融,凝结成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建构出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资源。

  地名中有浓浓的乡愁和独特的记忆。比起那些“大地方”,千万个王村、李庄、张湾、于屯,乃至一些略显粗粝的地名,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实际上也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情,彰显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征之美。一个个村庄、一条条胡同、一片片池塘,往往成为一代代“当地人”的文化原乡和精神寄托,让无数在外的游子梦萦魂牵。

  一个名字就是一段故事。在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各式各样的老地名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沉淀着历史的深意,延续着文化的音符,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基因和文化密码。

  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鲜明的历史坐标。离开了这些坐标,历史的空间就无法准确复原,国家民族和家族个人的记忆就会断裂消失。珍惜老地名,是在传承历史文化,更是在彰显文化自信。保持地名的延续性,不随意更改老地名,才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战略眼光的做法。

  这些年,不少地方因行政区划调整、城乡布局改变而修改地名,其中有些合情合理,为人们所接受,但一些地方的做法却为人所诟病。老地名随着推土机的驶过而消失,从天而降的新地名要么东施效颦、追求“洋化”,尽显文化上的不自信,要么平庸化、粗鄙化,缺少应有的历史定位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改名,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给人们工作、生活制造了许多不便,还更改了公众记忆,甚至破坏了文化遗产,造成文化记忆“断层”。

  地名是载体,文化是灵魂。丰富的地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应有一丝轻慢。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以尊重历史和尊重文化的态度对待老地名,从珍惜资源的角度保护传承地名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守护“文化之根”,在绵长的历史记忆中,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jwsp/20220628/704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