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德育工作掠影
专稿: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出发,沿着雅鲁藏布江向东而行,大约100公里就能抵达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和藏文化发祥地,被称为“藏源之地”。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是山南唯一一所自治区级示范高中。作为一所寄宿制高中,该校的2400多名学生中有98%是来自自治区各地的藏族学生,95%的学生来自农牧民家庭。这里也是安徽省“组团式”教育人才对口支援学校。2019年7月,来自安徽各地的20名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安徽省教育厅援藏干部张英明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批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雪域高原上学校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开展?如何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年来,在山南二高,安徽省“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用他们的真情与爱心给出了答案。
系统布局:全方位全过程突出思政特色
在山南二高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图案醒目地镶嵌在地面上。“中国结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符号,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山南二高校长、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李敏介绍。
新一批教育援藏工作队到任后,在学校建设中设计了许多校园文化符号。两座教学楼之间建起了党建文化长廊,将党史知识以生动可读的方式呈现出来;李敏特意从内地移栽而来的两棵石榴树,让学生能认识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常年开放的德育室建有伟大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民领袖、社会主义新西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榜样、美丽的校园等7个板块,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党领导下的西藏发展史。
高一(3)班丹增拉姆是德育室的讲解员之一,她不仅能流利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讲解,还对德育室里的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是中国共产党让西藏的百万农奴翻身成了主人!”她指着德育室里的榜样人物说,“革命导师、科学家、英雄等人物才是我们这一代青年该追的星。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到德育室,看看他们的事迹我就有了力量。”
“面对山南二高的学生实际,我们更加注重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培育学生爱我中华的真挚情感。”李敏介绍,该校制定了《山南二高德育三年行动计划》,并细化了配套方案,确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亲、爱师、爱科学知识”的“六爱”育人理念,从校园环境和认同教育两个方面着手,构建“浸入式”德育生态。
除了硬环境的建设,包括李敏在内的20名援藏教师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六爱”教育。他们远离家乡,放下在内地的工作和家庭,来到遥远的雪域边疆。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中,援藏教师既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又似父母对学生百般关爱。“援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有感动,才有感恩,更加感受到中华一家亲的同胞情谊。”该校德育主任、蚌埠市第三中学教师张强认为。
以文化人:构建双向融通的特色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做好文化嵌入式发展,一起过同样的节、唱同样的歌、吃同样的饭、跳同样的舞。”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汪华东说。
山南二高的学生对汪华东很是熟悉。两年来,每逢传统佳节他都会来到学校,端午节与全校师生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中秋节与全校师生一起赏月、吃月饼、跳锅庄。
每逢重要节日,该校都会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活动,援藏教师与藏族师生一起在寓教于乐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说起山南二高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张英明仍然激动不已:“师生们在运动场上用方阵组成汉藏双语的文字‘爱我中华’和数字‘70’,3000名藏汉师生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当《我和我的祖国》唱响,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场面特别激动人心。活动结束时,学生们在操场上久久不愿离去。”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女驸马》和《天仙配》唱段。在山南二高,藏族学生们用藏汉双语演绎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该校音乐教师、安徽省梅城中心小学教师金慧琳介绍,学校发挥援藏教师的人才优势,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皖藏两地文化交流。除了黄梅戏社团,学校还设立了美术、书法、剪纸、太极拳、锅庄舞等学生社团,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山南二高的特色课间操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套课间操名为“舞操”,由援藏和在藏的音乐、体育教师合作,将西藏7个地市的特色乐舞元素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巢湖民歌结合在一起创编。当音乐响起,2400多名学生伴着独具特色的曲调在操场起舞,踏地为节、挥袖旋转。在社团活动之中,汉藏文化获得了更深层次的互通与融合。
以行立人:探索开放的全方位德育体系
“应该有开放的大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才能有实效。”汪华东介绍,在做好学校品牌活动的同时,针对德育工作专业人才不足、教学内容不够鲜活等问题,山南二高把目光放到了学校以外,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引入专业人才激活思政课堂,引入社会大课堂,多方开辟校外教育基地。
校外思政课师资“源头活水”的引入,为学校思政课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作为市领导和援藏领队的汪华东带头去学校为学生讲党史、上思政课;山南当地公安、部队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市、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思政课;安徽省12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担任校外思政课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巢湖二中、合肥一六八学校等安徽省结对学校开展皖藏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
电影《我的喜马拉雅》中饰演用一生践行“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男主人公的仁青顿珠、脱贫致富带头人张亚东、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陈红、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学琴先后走进山南二高的课堂,让学生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迹,透过一个个村庄的发展变迁,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青年一代必须以年轻的肩膀担当起守边固土、国家复兴的大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有国才有家,有国境的安全,才有大家的平安。未来,我想去警察学院学习,当一名守边卫国的好警察。”高三(7)班丹增措姆说。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德育教材。该校就近取材,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山南市革命烈士陵园、山南市博物馆及周边的部分军营作为德育、历史文化和国防军事教育基地,带领学生了解祖国和西藏的发展历史,从不同角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山南二高政教处主任次旦多吉表示,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生对党、国家、民族的真挚情感慢慢被激发出来,很多学生开始践行李敏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做好人、做中国好人,上大学、上好的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渐入学生内心。
在安徽“组团式”援藏团队两年来笃行不怠、倾尽全力的培育与爱护之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已悄然在学生心中生根。这一颗颗种子经过时间的孕育,必将如同坚韧的格桑花一样在边境之地、雪山之巅处处盛放。
原文链接:http://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04788?ClassId=656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