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舆情 > 正文

安庆市迎江区:突出“三优”导向,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123.jpg

  专稿:去年以来,安庆市迎江区紧紧围绕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优选”“优培”“优用”的“三优导向”,不断增强年轻干部履职本领,着力培养选拔一批高素质优秀年轻干部。

  

  突出“优选”,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制度化、透明化、科学化、精准化”开展干部选任各项工作,确保年轻干部优中选优。一方面,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实干实绩,坚持好中选优。出台《迎江区干部选拔工作若干意见(试行)》,从分析研判、培养使用等方面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拔任用、使用、考核激励机制,为各级干部提供创新创业、实现价值、展现风采的事业平台,使各类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切实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关,充分发挥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作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上。建立常态化选拔任用机制,划定30岁以下提任副科、35岁以下提任正科人数之和占提拔重用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红线”,结合区管班子调整,对出缺的区直部门职位注重比选考虑年轻干部,对乡镇街道班子调整注重优先选配年轻干部,对关键岗位注重有针对性地选配年轻干部。2021年以来提拔重用85后区管领导干部48人,其中90后30人,占同期提拔重用总人数的65%。

  

  突出“优培”,让年轻干部筋强骨壮。聚焦年轻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能力弱项和素质短板,以中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为总抓手,综合运用跟班学习、岗位轮训、专题培训和实战攻坚等路径,全面提升年轻干部整体素质。一方面,突出党校教育培训中心阵地作用。制定《迎江区干部培训计划(2022)》,充分发挥区委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每年定期举办2-3期党政正职和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坚持理论讲解和调查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先后到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等高校举办经济转型、产业创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融入长三角等专题培训12期,疫情之后以“迎江周末大讲坛”形式,邀请著名高校专家学者到区定期授课,总计培训超过1200余人次,在调训上始终坚持安排一定比例年轻干部,培训总人次中35岁以下干部占到了三分之一。通过开展年轻干部全方位培训,为年轻干部搭平台、递台阶,通过“菜单式”训练补齐年轻干部“短板”。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工作难度较大的重要岗位锻炼或到一线部门工作,放到更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上锻炼,有意识地多压担子、压重担子。各单位要积极为年轻干部“搭梯子”,通过担任中层干部、专项工作负责人等方式,让他们积极参与本单位相关工作。通过多岗位锻炼,使他们熟悉情况、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快速健康成长。

  

  突出“优用”,让年轻干部成长成材。正确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以“墩苗”式、“必要台阶”式使用,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一方面,牢固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引导年轻干部在基层磨炼、在基层成长。破除论资排辈等观念,充分信任、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坚持谁有本事谁上、谁更合适用谁,敢于打破隐形台阶,选拔一大批政治过硬、专业够强、实绩突出、有能力有潜力有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区管领导班子。比如,提拔5名熟悉经济工作但副科年限只有3-5年的85后班子副职直接担任经信、科技、商务、统计、数据资源等经济部门正职,2名表现优秀但在领导班子排名靠后的乡镇班子成员直接担任街道正职,树立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鲜明导向。2021年,全区抓住换届有利契机,拔高年轻干部配备工作标准,共选配35岁以下乡镇街道党政正职6人占比33%,35岁以下乡镇街道班子成员33人占比53.2%,85后区直党政部门正职10人占比28.5%,35岁以下区直党政部门副职26人占比32.9%,换届后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下降4岁、区直部门班子平均年龄下降1.4岁。

  


原文链接:http://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22063?ClassId=23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