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大力弘扬“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城因人而兴。人文精神,正是城市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发布不久的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里,首次提出重庆人文精神(“行千里·致广大”),首次明确重庆文化形态(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首次凝练重庆区域文化(“长嘉汇”“三峡魂”“武陵风”),强调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为重庆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这为重庆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行千里·致广大”,从字面看是对“重庆”两字的拆分,但从更深层次看是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高度提炼,彰显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一种理论境界又是一种实践品格,这不仅是对重庆悠久历史文化的总结升华,更是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进一步弘扬好重庆人文精神,对于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书写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新起点,要弘扬好“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其根本就是要坚持历史与时代、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四个“相统一”。

  坚持历史与时代相统一。重庆“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不仅因千百年历史积淀构成其丰富内涵,也因新时代赋予其新的价值。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秀的人文精神积淀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重庆人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的个性和文化给予充分肯定,新时代重庆人文精神获党中央高度认可。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巫山县内发现的“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大足石刻,代表着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最高水平;涪陵区白鹤梁题刻,是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合川区钓鱼城,则被誉为“上帝折鞭处”;而在上个世纪,重庆更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交汇点。大力弘扬“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不仅要持续丰富完善重庆人文精神,努力形成更多成果,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结合新时代的特征,把重庆优秀的人文精神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总结出能够凸显重庆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元素和人文精神符号,充分发扬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容、打造文化品牌,全力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美好生活空间发展格局,让“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实现更好联结。

  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重庆“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既是在客观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产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的精神价值体现。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在大山大川中生长孕育了人文精神,在艰难险峻中养成了乐山乐水、仁山智水、坚毅劲勇的性格,在多次移民中铸就了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品格,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多年来,重庆人民始终保持着坚毅自强、勇为敢闯、兼容开放、重信尚义的优良品质,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彰显出重庆人文精神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机遇,这是“行千里·致广大”的生动体现,也是其得以培养、增强、发展的客观条件。“行千里”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方法论,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始终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致广大”则是一种家国情怀,也是一种价值观,就是要有全球视野,高瞻远瞩,要立足“两地”,在实现“两地”“两高”目标过程中提高政治站位,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中取得更大成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弘扬重庆“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其目的是凝聚共识、激发干劲、推动发展,但不能脱离实际去推动文化传播,也不能抛开理论去单一实践。当前,要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斗志为传播导向,注重将“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信心勇气和自觉行动。要有效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推动重庆人文精神的传播,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汇聚智力支撑、深挖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大众传播媒介机构、学术团体和学者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将重庆人文精神融入全市人民的血脉,形成强大合力,激励全市人民苦干实干加油干,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弘扬“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接续民族传承,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下加强人文精神的宣传传播,不仅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不断丰富内涵,创新传播方式和推广体系,拓展更多如抖音、微博、微信的传播阵地,打造精品传播内容,更要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庆的体现具象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将更多时代元素融入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重庆故事”,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庆新篇章。

  (作者成彦希、桑云通系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综合协调处三级主任科员)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5310.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重塑地平线

下一篇:龙合村里党旗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