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内参 > 正文

老河口:为六个清廉载体建设划出“硬杠杠”

发布时间:2022-06-23 来源: 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天气热了,午餐能不能加一份凉菜?”近日,家长刘女士来到老河口市李楼镇贾湖中学,陪儿子一同在食堂就餐。用餐后,刘女士在陪餐记录上写下建议和感受。

  陪餐、写下建议、督促学校改进,对贾湖中学的家长们来说,是最近刚获得的“权力”,在贾湖中学,家长的“小微权力”还有很多。

  “我们按照清廉学校建设中‘廉政监管’标准,精心打造了家长的‘小微权力’清单,对家长所关心的校服采购招标、学生贫困资助、食堂账目支出等事情的运行流程通过公示栏、家长会的方式进行告知,即使是学生排座位这样的小事,也要接受家长和学校纪检工作小组监督。”贾湖中学校长付海贵说。

  该市在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中,制定本年度教职工没有违纪违法行为、信访量与上年度同比下降等4个负面清单,推进阳光招生、阳光食堂等5个正面清单,围绕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扎实有序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评选出贾湖中学等2所清廉学校。这些是该市通过打造“硬标准”,推进清廉老河口建设载体化、具体化的有力见证。

  今年,围绕精准推进“六个清廉”建设,该市出台《关于争创“六个清廉”的实施方案》,科学系统、全面客观评价“六个清廉”建设成果,把建设标准细化为干部作风、廉政教育开展、信访投诉举报等41个具体评价指标,量化考核,以清廉标准为“六个清廉”建设划出“硬杠杠”。

  如何推动“六个清廉”建设向纵深发展,“怎么评”“评什么”是该项任务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老河口市纪委监委会同7个牵头部门提前谋划,对各单位采取召开“六个清廉”标准征求意见会、下发征求意见书等方式,充分吸纳各界建议,提高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打造一把考核评价的“精确标尺”。

  “没想到我的意见真被采纳了,这样考评下来的结果,我心服口服。”一位参加征求意见会的干部说道。此前,在征求意见会上他提出希望可以根据“六个清廉”主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制定标准。该市纪委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融入具体的评价标准中,实现分层分类、各有侧重,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例如将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作为评选的共性标准之一;将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清廉村居考评的个性标准之一;将家庭成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情况作为清廉家庭考评的个性标准之一。

  “新的办法,使‘六个清廉’推进任务更加细化,还解决了以前工作不能量化的问题。”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干部王浩辰介绍。以清廉企业建设为例,以前评估可能就是简单地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现在则细化成建立风险防控制度、员工违纪违法行为、日常监督管理等7个领域来具体测评。

  “该单位本年度存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情形,不能被评为清廉‘机关’......”“该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次数不达标,取消参评资格......”近日,由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等单位组成的考评小组深入全市各单位,对照“六个清廉”考核标准一条一条现场考核。

  相比以往现场检查或听取总结汇报的反馈形式,如今一项一项具体工作的测评,使竹林桥卫生院负责人手心捏了一把汗,但又心悦诚服,“短板与优势一目了然,我们将对照标准,一项一项改善提升。”

  可评估、可量化的标准,带来的不只是工作的深化,还进一步压实了主体责任。老河口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坦言:“做得好不好,通过清廉标准评估一看便知,没达到要求的,说明这项工作还存在问题,我们就要更加重视,更加扎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伴随清廉老河口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落地,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实现初核案件线索同比下降19.13%、接受信访举报同比下降46.5%、立案同比下降43.43%。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批清廉建设品牌,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以清廉老河口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清廉湖北建设贡献力量。”老河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双义表示。(乔怡峰王晓光)


原文链接:http://www.hbjwjc.gov.cn/gzdt/jcdt/1366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