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架桥渡水耐岁寒

发布时间:2022-06-08 来源: 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小小竹筏江中游。乘一叶竹筏,随波荡漾于山水之间,山挟水转,如诗如画。

  竹筏,又称竹排,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竹筏沿河顺流而下,也可以用桨、橹、篙来推进。编竹为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竹筏有其特有的优势。竹子轻盈,不像木头那般粗重。木筏做工较为繁杂,竹筏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借助大的工具,只需用竹竿配麻绳捆扎即可。通常小筏用5至8根竹,大筏用十几根。一般的竹筏长约三丈,宽数尺。竹子的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正因为其取材方便、制作简易、浮力强,竹筏几千年来被沿江居民广泛使用,不仅用于渡河,也运载各种物品。小小的身姿,托起了沿江居民生活的一方天地。

  中国先民不仅编竹为筏,还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人们先砍竹削片,晒干后钻孔,再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孔子因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儒家经典很多写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的利用,中国文字记载的经典得以保存传世,可以说竹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们刻竹记史,编竹为筏,制作家具,除了因为竹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之外,还在于“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竹”的象形符号,许多古籍中也都有与竹有关的文字记录。《诗经·卫风·淇奥》以“绿竹”起兴,盛赞卫武公有如绿竹般的正直作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中还常常用竹来比“德”。如《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竹,因其外形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备受中国人喜爱,人们将其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文人们所崇尚的君子之风,可以借由咏竹表达出来:“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虚怀若谷、生而有节、长青不败……竹的美好品质正是君子之品性。此外,由于竹的生长位置通常远离闹市,于是“竹”也成了隐逸的指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隐居乡间,不见世俗,惟与清幽澄净悠然相会。

  眼里绿竹,是为风景。水中竹筏,可渡众生。笔下幽竹,即是文章。心中劲竹,气节深藏。(陈志勇)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html/lzwylzwx/20220523/17119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