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八面廉风 > 正文

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廉洁养分

发布时间:2022-06-03 来源: 秦风网 作者:佚名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传承革命精神、涵养清风正气,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思想自觉。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做到克己奉公、清廉自守。《大学》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将国家、社会、家族和个人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奠定了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基因。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的“天问阁遗址”,屈原曾经写下“不与污浊同流、与芷兰之香共舞”,彰显了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我们要充分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廉洁文化精华。

  从革命文化中涵养奋斗力量,做到公而忘私、甘于奉献。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据统计,从1921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革命者有370多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曲折,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我们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辈舍生取义、甘于牺牲的崇高品格,提炼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基因,传承革命先辈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廉洁风范。

  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涵养高远境界,做到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国内外执政党加强廉政建设的成果,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要坚持以文化人、重在日常,通过利用公共宣传栏、开辟廉政教育专栏、绘制廉政教育漫画、举办反腐倡廉书画作品展览、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等,持续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廉洁政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筹发力,坚持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融通发力,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干部要自觉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做怀德自重、廉洁自律的表率。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发挥示范作用。要日日警醒、严以用权。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阳光用权、廉洁用权。要时时正心、严以修身。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守牢思想道德防线、党性原则底线、法规纪律红线,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确保经得住考验、抗得住侵蚀、守得住灵魂。要处处立规、严以治家。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爱家有度、治家有方、管家有力,从严治家,守好幸福之门。

  (瞿海 作者系湖南省益阳市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www.qinfeng.gov.cn/info/1874/18515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