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八面廉风 > 正文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

发布时间:2022-05-21 来源: 秦风网 作者:佚名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这句话是说,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不能够应对形势的千变万化,一条道路不可以通达许多不同的目的地,在行驶的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

  “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易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语云“天地动而万物变化”,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天地自然的变化,在天成就了日月星辰昼夜晦暝,在地成就了春夏秋冬四时景象,从而养育了万物。

  面对变化,唯有审时度势,以变应变,方能赢得主动。《诗经》歌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朝虽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醒要时刻怀有自省精神,做到与日俱新;汉代扬雄认为“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事物要在变革中求发展;苏轼指出:“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无论治事、治人、治法,都需要建立在治时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那么,所作所为或者刻舟求剑,或者南辕北辙。

  《盐铁论》中记载了孔子的一个故事:“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孔子认为用麻织礼帽,是合乎礼制的;现在人们改用丝帛,说这样节俭,所以也赞成大家的做法。孟子曾评价说:“孔子,圣之时者也。”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能正确认识并把握形势变化的人,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个人如此,国家、民族亦然。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不日新者必日退”,一个民族只有不断革新、不断解放思想、主动适应时代,才能不断发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为政者应根据时代变迁调整应对策略,随着世事变化制定治理规则。中华民族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曾或多或少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变革,如春秋时期管仲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从中可以看到自我适应、自我调整、自我反省,以及一边适应、一边变化又一边坚持的轨迹——各种制度之所以要因革损益、不断变化,正是为了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维持仁道这一基本价值追求的稳定性。历代改革发展的规律和得失,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因时而变的智慧,求新求进的动力,就是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如一条大河,翻越过五千载山峦的起伏、河道的颠簸,在坚持前进方向不改的基础上,灵活机变又坚定奔流,攀过高原、冲过洼地、绕过险峰、越过断崖,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奔涌不息。

  深谙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懂得“常制不可以待变化”的道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从创造性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立足中国国情,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经济数十年持续高速增长奇迹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新的自觉和改革创新的担当,积极回应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唤、中国人民的时代诉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利益。

  我们党坚持进行“两个革命”相统一,通过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改造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通过伟大自我革命不断管党治党,在勘误纠错、解决问题中强身健体,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升华,这是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殷切希望: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墨守成规无法适应时代潮流,共青团不可能以固定不变的工作模式应对中国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必须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勇于自我革命,淬炼思想、锻造本领,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

  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是如此。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应对一个个挑战,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原文链接:http://www.qinfeng.gov.cn/info/1874/1838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