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须先识字
字谕纪泽儿:
接尔安禀,字画略长进,近日看《汉书》。余生平好读《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书,尔能看《汉书》,是余所欣慰之一端也。
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书,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尔于小学、古文两者皆未曾入门,则《汉书》中不能识之字、不能解之句多矣。欲通小学,须略看段氏《说文》《经籍纂诂》二书。王怀祖(名念孙,高邮州人)先生有《读书杂志》,中于《汉书》之训诂极为精博,为魏晋以来释《汉书》者所不能及。
欲明古文,须略看《文选》及姚姬传之《古文辞类纂》二书。班孟坚最好文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匡衡、谷永诸传,皆全录其著作;即不以文章名家者,如贾山、邹阳等四人传,严助、朱买臣等九人传,赵充国屯田之奏,韦元成议礼之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之奏狱,皆以好文之故,悉载钜篇。如贾生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陈涉传》《食货志》等篇;子云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匈奴传》《王贡传》等篇,极之《充国赞》《酒箴》,亦皆录入各传。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尔将十二帝纪阅毕后,且先读列传。凡文之为昭明暨姚氏所选者,则细心读之;即不为二家所选,则另行标识之。若小学、古文二端略得途径,其于读《汉书》之道思过半矣。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书》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小识】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近代佩服曾国藩的政治人物很多,他的道德文章,可以说彪炳史册。以一介书生,乱世之中,创立湘军,不仅成为清廷的中兴名臣,而且高瞻远瞩,开放国门,派遣留学生,推进洋务运动。真可以说,史上罕见。卒谥“文正”,良有以也。历官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教,后代人才辈出,至今依然。《曾国藩家书》,也成为了长销书,为读者所喜爱。我每次重读,都感慨万端,如此丰功伟绩之人,学问也如此精粹,让人汗颜。
开始是书信的程式,“字谕纪泽儿”,谕,教导、教诲。此信写于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曾国藩时在南昌军营,不仅是一方大员,也是军队统帅,作为父亲,给儿子写信,用“谕”字,切合身份。曾纪泽,曾国藩长子,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
“接尔安禀”,接到你平安的家书。禀,对上报告。这里,“谕”“禀”,用字都很准确。中国历来为礼仪之邦,来往书信很讲究礼节,谦辞、敬辞,都要分明。可惜,如今这样的传统,有断绝之迹象。学生给老师,晚辈给长辈说话,不仅平等视之,甚至命令了。有一年,研究生答辩,好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论文完毕,都说:“我的汇报完毕,感谢各位老师聆听。”我最后忍无可忍,就问他们:“是不是用词有错误呢?”读古人文章,应从此处着手。
古人说,入门须正。读书,最忌讳旁门左道。曾国藩知道儿子开始读《汉书》,很高兴。“尔能看《汉书》,是余所欣慰之一端也。”然后,告诉他,我生平最爱读的就是四本书:《史记》《汉书》《庄子》、韩文。韩文,唐代韩愈的文章。读曾国藩家书,我们知道,曾国藩对这四本书,不是读过,是精读过的,甚至都能背诵。
知道读什么书,很重要。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也没有读过几本有价值的书,这是非常可怜的。所以,趣味、眼力都很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知道读哪些书了,如何读呢?这个也很关键。不会读,依然毫无收获。就像当年熊十力大骂徐复观,让他学会读书,否则读也无益,徒增无知之后的傲慢。陈寅恪说:“读书须先识字。”这个话说得多好呀。但如今有几个人懂呢?这里的“识字”不是认识几个汉字,曾国藩就深知这个道理。他说:“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书,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要真正读懂《汉书》,要通小学、训诂。这也是陈寅恪那句话的真正意思。小学,古代指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训诂,就是对古书字句的解释。
朱熹有很多关于读书的言论,谈得极好。他曾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就是“读书须先识字。”章太炎、鲁迅,亦持此观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就是:“自文字至文章”。懂了文字,才可以谈辞章。辞章,指的就是文章的写作修辞等。
但小学也是专门学问,如何能通呢?“欲通小学,须略看段氏《说文》《经籍纂诂》二书。”必须读这两本书。尤其《说文解字》,那更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曾国藩进一步说,如果读《汉书》,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应该阅读,“中于《汉书》之训诂极为精博,为魏晋以来释《汉书》者所不能及。”对于《汉书》的文字解释,是魏晋以来的研究《汉书》的人都赶不上的。这真是金针度人了。有如此父亲,难怪有曾纪泽那样优秀的儿子。如今很多孩子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太差。
然后,曾国藩才开始讲如何懂古文。文字关过了,才谈得上文章。“欲明古文,须略看《文选》及姚姬传之《古文辞类纂》二书。”要真正懂古文,必须读两本书:南朝梁萧统编撰的《文选》和清代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经过大量的优秀作品的阅读,怎么能懂得何为好文呢?苏轼当年三抄《汉书》。古人读文章,不仅是阅读、朗诵,然后背诵,还必须抄写。鲁迅当年北京十年,就一直抄古碑,对他的文字、书法影响深远。我曾告诉学生,通过抄写这样的身体实践,文章才可以变成你的血肉、你的骨头。曾国藩为什么喜读《汉书》?不仅是《汉书》本身的文字典雅,而且在《汉书》中还收录了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等很多历史名人的文章,包括一些不以文章名家者,如贾山、邹阳、赵充国、韦元成、贡禹、陈汤等。因为文章好,所以,不嫌重复,一再收录。“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班固对于“典雅瑰玮之文”,生怕遗漏,全文甄采。
最后,曾国藩提醒儿子不要犯世家子弟的毛病:奢侈、骄傲。他说:“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这句话说得真好。奢侈、傲慢,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一种心态。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以为常,就是奢侈。嘲笑乡人,呵斥雇工,即为傲慢。可惜,如今有钱有势的人家,能懂此语者,不多了。当下有些人以笑贫为乐,甚至侮辱穷人,而寻找成就感,这都很危险的事情。“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
在另一封给儿子的信里,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曾国藩能成为“文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杨光祖)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45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下一篇:茅塞未开,只能充作画匠耳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