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内参 > 正文

铁岭:党建引领非遗夜校 绽放传统文化新光彩

发布时间:2024-10-29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为充分激发非遗文化产业的崭新活力,铁岭市委组织部高效整合各方优质资源,通过组织搭台、打造产业、红色传承、特色活动等方式,精心打造“党建引领·非遗夜校”特色品牌,为传统文化扎实走好“坚守初心、传承精髓、创新模式、发展未来”之路提供有力保障。

  组织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集聚

  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大力推广“非遗+乡村振兴”模式,推动各地成立了33个非遗学堂,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和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各地开设丰富多样的非遗课程,吸引大量村民(居民)参与,不仅提升了村民(居民)技能,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铁岭县李千户镇党委联合外研集团于柴家堡子村成立了“非遗夜校”。其中,榛子技艺课堂、辽北柳编、剪纸等课程吸引了附近420位村民参与,非遗传承人高山和李欣慧详细讲授榛子种植的选址、育苗、土壤处理、施肥、管理等方面知识,吸引了50多名村民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榛子种植水平。“2024年铁岭榛子文化节暨‘非遗+乡村振兴’直播节活动”中“采榛”“炒榛”争霸赛更是吸引了大量榛农与游客的热情参与。同时,非遗大秧歌课堂也广受各村文艺爱好者欢迎,村民们参与度极高,火红的大秧歌扭出了农村和谐发展的崭新气象,扭出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开原市新城街道福源华城社区依托“红色新城”党建品牌,开设国风传统手工艺公益课,与国风手工艺品加工企业依依饰品联合开展特色技能培训。目前近300余人次参与了非遗手工课程学习,100余人参与订单制作,平均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非遗夜校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各地区以非遗学堂为载体,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让居民在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提升幸福指数。昌图县手指画研究会在昌图镇北街社区建立“非遗夜校”手指画技艺培训基地,50余名学员报名学习,手指画艺术家从手指画的起源、材料用具、构图技巧、表现形式、技艺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作品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平台发表,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西丰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满族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忠杰在天德镇天来村“非遗夜校”分课堂——天来部落现场展示满族剪纸制作过程,并与天德小学的学生们展开互动,提高学生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清河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满族面塑、诗词鉴赏、书法教学等公益课,开办“尚阳堡民间传说故事”课堂、开办书法公益课堂、开办诗词鉴赏公益课堂、开办满族面塑公益课堂共计12场,受众620余人次。党员群众通过参与公益课堂,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思想引领和文化认同

  各地区将非遗文化与红色精神、爱国情怀相结合,通过创作相关作品、举办活动等方式,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增强了居民的思想引领和文化认同感。开原市开原街道兴东社区将居民的非遗文化培训和思想引领相结合,以非遗学堂为基础,创建了雷锋民间艺术馆,作为播撒雷锋精神种子的教育基地,用剪纸作品讲述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用作品续写英雄人生,用文化传播爱国情怀。昌图县泉头镇党委在泉头党群教育剪纸基地设立“非遗夜校”剪纸技艺培训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剪纸基地参观剪纸作品,为他们讲解剪纸技艺发展历史及作品的寓意。同时,“非遗夜校”剪纸传承人们手把手地教授孩子们学习剪纸制作技艺,增强孩子们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促使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调兵山市在兀术街道振兴社区开展“党建引领非遗传承,文化传承共建未来”非遗夜校进社区惠民活动,邀请剪纸老师为社区党员和在校生讲授非遗剪纸课,以“廉”字为模板展开创作,强化党员群众心中的廉洁意识,让非遗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银州区“非遗夜校”线下教学点文联校区推出国画进阶公益课,特邀知名画家宋晋老师授课,让学员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与精髓。同时,利用暑假开展“青少年非遗夜校”系列活动,银州区红旗街道东电社区党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的“墨拓古韵纸留香,非遗传承伴成长”主题非遗亲子课堂,为青少年提供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了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自信心。

  在党建引领下,铁岭“党建引领·非遗夜校”新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的推进、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未来,“党建引领·非遗夜校”将继续绽放绚丽光彩,为铁岭城乡治理、文化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5/info/518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