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财政部:将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在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除以上四点已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外,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蓝佛安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扩大财政支出规模,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好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5万亿元,持续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全年实现收支平衡。”蓝佛安介绍了三方面措施:一是有效补充财力,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二是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三是用足用好各类债务资金,目前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陆续下达使用,将督促地方切实用好各类债券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拨付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事关发展和安全、事关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蓝佛安表示,为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蓝佛安说。

  在介绍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的举措时,蓝佛安说,总体来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根据全国基层财力总量测算,“三保”底线是有保障的。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具体有以下五条措施: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本地区“三保”的第一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对本领域“三保”政策落实负主要责任。二是增强地方财力,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持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强化库款调度,持续跟踪地方收支运行和库款保障情况,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加强库款监测,增强基层库款保障能力,优先满足“三保”支出需要。四是缓解债务压力,更大力度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五是加强动态监测,及时进行预警和提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要财政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财政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做好资金筹措,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周期和国债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债券品种,合理把握发行节奏。截至9月底,累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7520亿元,发行利率总体保持平稳。加快资金拨付,根据项目清单及时下达预算、及时拨付资金。强化资金监管,印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暂行办法,提出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实行专账管理、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强化绩效管理等一系列具体要求。王东伟说,将按计划完成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及时下达预算、调拨资金。同时,严格资金监管,与行业管理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建立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跟踪监控,严禁挤占挪用资金,及时纠正违规违法问题,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25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