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党风政风 > 正文

乌海市:党建引领“志愿红” 携手共绘“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乌海市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牵引,进一步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培育生活方式转变,着力打造乌海志愿服务新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志愿服务队已达768支,志愿者11.4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0.63%,在职党员占比22%,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700万小时,有力助推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党建引领搭平台

  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乌海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志愿服务活动资源,设立矛盾纠纷调解、文明实践、医疗义诊、扶贫帮困、应急救援等各类志愿服务小分队。针对居民群众需求,积极发动党(团)员、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法律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到居住地或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成为志愿者,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成立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区、街道(镇)、社区(村)、社会志愿团体协同联动、互通共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乌海市坚持集中招募与经常性招募、网上注册与网下招募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在自治区率先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任务,建成3个实践中心、20个实践所、83个实践站、260个志愿服务站,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充分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和驻社区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鼓励社区志愿者每人每年提供40小时左右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公众参与面不断扩大。为了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有效,我市积极发挥群众“点菜”,志愿者“配餐”,全市各志愿服务队根据自己擅长的服务职能以及群众的实际需求,上门开展志愿服务,让群众不出家门享受到面对面、一站式的服务。依托全市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地方特色和专业队伍,推行了“有计划、有主题、有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摸索打造了“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以优质服务推动志愿服务水平的再提升。

  汇集力量聚资源

  助力志愿服务多样化

  乌海市着力打造“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打造一批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群众受欢迎的志愿服务品牌。市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打造“我帮你点亮回家的路”服务品牌,目前志愿服务队成员超5700人,成功寻人寻亲300余次,成功率达95%,并获中国普家寻亲平台以及中国防走失联盟的认可;乌达区育红社区志愿服务队打造“共享妈妈”服务品牌,志愿者由最初的17人增加至35人,累计提供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爱心捐赠、自护教育等贴心服务100余次,受益人群1500余人,荣获全市“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奖项;海勃湾区公园社区志愿服务队打造“蒙古马宣讲团”服务品牌,创作各类文艺作品30余件,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受益群众1.5万人,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海南区新桥社区打造“暖心桥”志愿服务品牌,80余名志愿者全方位开展有“社区温度”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类便民服务1500余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乌海市着力培育“立得住”的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实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充分激活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新动能。聚焦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培育选树“邻里守望”“扶贫帮困”“和美家园”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孵化培育35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类别涵盖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科学普及、扶老爱幼、关爱特殊群体、文明劝导等各方面,着力引导群众亲帮亲、邻帮邻,切实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抓实“五个强化”

  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化

  乌海市持续深耕志愿服务事业,坚定不移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五个强化”持续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

  通过提高政治站位、融入发展大局、强化服务功能,把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本级本部门发展规划,作为服务人民、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在志愿服务组织依规设立党的组织,注重从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制度优势,广泛动员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形成汇聚志愿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深化志愿者教育培训,探索依托学校、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建立志愿者学校或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加大志愿服务专业性和骨干人才的培训力度,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从“有”向“优”转变。

  同时,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业务交流等各类培训,为志愿服务组织相关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向专业化发展。持续加大资金、资源筹措力度,做好对志愿服务工作和志愿者的保障。强化激励褒奖,采取“以劳积分、以分换物”的积分兑换奖励方式,注重及时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把志愿服务作为相关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对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进行评选表彰,增强广大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精心培育先进典型、孵化优秀项目,不断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抓好志愿服务工作,感染和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营造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记者 段维娜)

  

  [责任编辑:高玉珍 校对:杨旭英]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fccommon/Home/detail?site_id=75&detail_type=1&cid=1572096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