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建设 > 正文

宜章县:做实“三建”文章 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04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宜章县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四类乡村”建设为抓手,做实做细机制构建、示范创建、区域共建“三建”文章,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向纵深发展。

  完善机制构建,夯实乡村治理之基

  “三联制”强动力。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动,建立健全了县级统筹、乡镇主体、村落实的乡村治理三级联动机制,为乡村振兴建设装上强大“引擎”。深入开展“干部乡贤规划家乡”行动和“汇力聚智·振兴家乡”座谈活动,组建乡贤理事会等“五会”治村群众组织,多渠道、多方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2023年以来,全县19个乡镇270个村(社区)先后举办各类乡村振兴座谈活动278场次,收集意见建议312个。

  “三长制”聚合力。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村级以下划片分组设邻,创新建立“片—组—邻”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工作架构,完善“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的闭环机制,解决群众“小事”,锻造“硬核”力量,为基层治理提质赋能。2023年以来,全县共推选片长1497名、组长3744名、“邻长”13579名,摸排问题8646个,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162起,为群众提供微服务10062件。

  “三链制”添活力。紧紧围绕“两茶一橙”等主要农业产业链,实施“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不断强化村级“造血”能力,夯实发展内力,让基层党组织有更多资源、更大能力为群众办实事。截至目前,已在2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成立党支部8家,42名党员扎根生产一线,辐射带动农户1.9万余户;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220万元,村均21.21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241个、20万元以上的村100个、100万元以上的村6个。

  抓好示范创建,筑牢乡村发展之本

  划片分区,高位推动。综合各乡镇地理位置、区域环境、资源禀赋等要素,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将全县19个乡镇划分为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城乡联动、温泉康养、三产融合“五大片区”,每个片区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负责统筹调度,每个乡镇安排1名以上县级领导负责具体指导,定期调度各片区、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四类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秉持“一村一特、百花齐放”的工作理念,在全县19个乡镇选取134个村开展“四类乡村”示范点建设,其中市级洁净乡村107个、宜居乡村18个、和美乡村8个、共富乡村1个,实行一月一暗访、一月一评比,奖优罚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镇与镇“比”、村与村“赛”的生动局面。关溪乡东源村、玉溪镇廖家湾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示范点倾斜,为推动乡村发展集聚强大能量。2023年以来,全县“四类乡村”共整合衔接资金24348万元,安排项目718个,其中和美乡村、共富乡村每村安排资金40万元。

  坚持区域共建,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共建区域绿色。依托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多方比较、综合考量,将脐橙产业确定为本县“一县一特”产业,将茶叶、油茶等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两茶一橙”产业发展,同时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烤烟以及杨梅、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推动形成与地方资源相配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以“天下莽山”旅游品牌为引领,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2023年,莽山景区接待游客761.6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8.91亿元。

  共建区域红色。充分利用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圣公坛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等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开发了一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乡村旅游于一体“红色”主题游路线,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力量融入乡村振兴之中,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共建区域金色。充分发挥物产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先后引进了全氟烯烃、中贵科技、湖南贝泓新材料、湖南飞优特、福玉光电、梵钛科技、国粤郴州电厂等“含金量”高的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区域大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智赋万企”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三进”活动,创新推出企业开办“3+”模式,帮助企业解难题、通堵点,助推企业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09/03/146038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