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军地检察协力守护红色文化遗产
蜈蚣山,坐落于泾县云岭镇汀潭村,距离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仅6公里,在皖南的崇山峻岭中,这座海拔只有180米的山头看起来并不显眼,但这里由70个单兵掩体、2个双兵掩体和10处战壕组成,总长度近600米的战场遗址,却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
80多年前,汀潭阻击战在这里打响,惨烈的战斗粉碎日军“扫荡”企图,打出了新四军的威名,鼓舞了抗日军民斗志。八十年的风雨侵蚀,如今,汀潭阻击战遗址中的部分战壕塌陷、损坏,单兵掩体内杂草丛生、枯叶堆积,难以辨认,亟需加强保护。今年初,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新四军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急需抢救性保护的建议和提案,一场“检察蓝”守护“革命红”的行动也就此展开。
调查
弄清“情”与“势”
泾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该线索后,依托军地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商请合肥军事检察院联合办理,军地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展开调查。
在现场,检察官们发现,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管护,该战场遗址的部分战壕段落已经被挖断,部分战壕及掩体被山土、杂草掩盖,难以辨认,存在着毁损、灭失的风险。
当地村民向检察官介绍,汀潭阻击战爆发在80多年前,新四军指战员们英勇顽强,抵挡住了日寇进攻,保住了汀潭村未遭敌人屠戮,自此,“铭记历史、感念英雄”的情感在村民中代代相传。“我们发现,村民们对这段历史和遗址感情都很深,一些老人们提到这场战斗仍不禁泪目,年轻的村民们上山劳作时,都会自发地清理战壕内的杂草……”
在村委会,检察官们了解到,汀潭阻击战这段历史还牵动着许多新四军后人们的心绪,部分当年参加战斗的新四军后代多次赴蜈蚣山缅怀先人,对战场遗址保护问题十分关心,专程邀请军事专家实地考察勘验,详细论证保护方案。
当地政府对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保护工作也高度重视,泾县人民政府2021年就将其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积极申报县级保护单位,但因保护力量不足、保护措施论证周期较长等原因,致使抢救性保护工作没有完全落实。
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体现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凝结着当地百姓拥军爱军、鱼水情深的朴素情怀,遗址保护问题牵动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军地检察机关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决定积极履行公益检察职能,以检察智慧助力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听证
释明“法”与“理”
当地政府已将战场遗址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并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已经全面履职?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缺乏专项维护资金,是否可以成为履职阻却事由?
带着这些问题,军地检察官们查阅了大量法律法规,最终一致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泾县文化和旅游局以及云岭镇政府对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负有相应保护职责。
5月8日,军地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村民代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听证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听证会上,村民代表饱含深情地介绍了汀潭阻击战的历史脉络,表达了当地村民对战场遗址保护的强烈渴望。
“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同时,也蕴含着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具有文物和文化双重价值,尽快对战场遗址实施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听证员们也道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心声。
军地检察官围绕文物保护法以及遗址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释法说理,最终,与会各方达成一致共识,战场遗址虽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部门和属地政府都应当依法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避免文物进一步损毁。一名政协委员现场表示,考虑到维护资金或有不足,将发动当地商会踊跃捐款,积极助力战场遗址保护。
会后,军地检察机关联合向泾县文化和旅游局以及云岭镇政府制发了检察建议书。
督促
推动“护”与“用”
检察建议发出后,军地检察机关积极跟进督促,泾县文化和旅游局投入近5万元资金用于抢救性修复工作,目前,战场遗址周边设置标识标牌6处,战壕及掩体内的杂草全部清理完毕,登山步道和林区防火通道基本完工,抢救性保护工作基本完成。
办案过程中,军地检察官感到,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是当地乃至全省不可多得的一本红色“教材”,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办案工作,不仅仅要着眼于文物本体的保护,更应当积极推动文物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价值的发挥与传承。
为此,办案检察官积极与政府对接沟通,推动属地政府将战场遗址直接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遗址保护工程纳入《泾县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利用专项规划》2024年度实施项目。
目前,泾县县委党校已将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列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并组织了上万人次前往开展党史教育,此外,当地正在筹备建设汀潭阻击战战史陈列馆暨双拥馆。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安徽军地检察机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办理案件21起,督促各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12处革命文物进行了保护修缮,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贡献了不竭的检察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jcyw/202408/t20240801_65910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