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党风政风 > 正文

通辽市科左后旗:移风易俗展新貌 文明新风润城乡

发布时间:2024-07-21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通辽市科左后旗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将移风易俗作为改革重点课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活动载体,稳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在全社会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机制上求“牢” 实制度保障基础

  以规促德,全方位制定好村规民约。科左后旗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其中不仅包含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深化移风易俗等内容,还完善了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方面内容,有效推动了村规民约落实落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不断增强。

  以教树德,全领域建设好约束队伍。优化红白理事会组织架构,依托换届选举,吸纳村里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村民成为理事会成员。通过定期入户排查,建立工作台账,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结合村情民俗文化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度等,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在革除婚丧陋习、推进婚丧礼俗改革的积极作用。

  以评立德,全过程组织好模范评选。科左后旗利用榜单的宣传展示功能,建立移风易俗“红灰黑榜”“四色管理榜”等,将各家各户遵规守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绿色环保等情况通过榜单的形式进行监督,明确制定评议标准、评议流程、奖惩办法,定期进行展示发布。同时,各地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开展“行动变积分,积分换商品”活动。村民参与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所获得的积分,均可到“文明团结超市”兑换所需的生活用品,用小积分汇聚起大能量,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模式上求“活” 化移风易俗改革

  实施耕地奖,激发移风活力。2018年,茂道吐苏木高井嘎查党支部根据村规民约,召集党员、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离任嘎查“两委”等召开座谈会,商议决定将120亩嘎查机动地作为移风易俗专项耕地,奖励给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户免费租种一年。通过移风易俗耕地奖励措施的实施,共有82户嘎查村民领取到了奖励。针对嘎查移风易俗新举措,老百姓纷纷拍手称赞,大力拥护。

  打造百元村,赋能文明乡风。科左后旗坚持“以点带面抓试点,辐射带动抓全局”的工作思路,在全旗范围内打造红白喜事随礼不超100元的“百元村”试点村4个,“白事不收礼”试点村2个。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人情消费理念,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不良现象。

  推行新风贷,助推产业发展。科左后旗积极探索推进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协调科左后旗信用联社,对移风易俗示范村推出一项信贷支持政策。符合贷款条件的移风易俗先进个人或家庭凭镇村出具的证明,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就可以办理“移风易俗新风贷”,信用社在贷款额度提升的基础上给予利率优惠,形成了移风易俗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立合约食堂,引领文明风尚。为整治宴席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努古斯台镇柴达木嘎查将现有的农家饭店整合,成立“合约食堂”,制定移风易俗优惠政策、红白喜事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正席一顿饭”、最多可举办的桌数和菜数,所有涉事正席饭桌不能超过10桌,每桌不能超过6个菜。该做法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主动到“合约食堂”办酒席,减轻了人情负担。

  载体上求“新” 除陋习弊病

  集体祝寿,“约”出新气象。科左后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组织村民为过寿老人集体祝寿,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发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弘扬勤俭持家、厉行节约的文明新风尚,坚决抵制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现象,杜绝人情消费。

  集体婚礼,“倡”出新生活。科左后旗设立“移风易俗 喜事新办”文明实践活动日。结合“5·20”、七夕等结婚登记高峰期,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零彩礼”集体婚礼。“零彩礼”集体婚礼是科左后旗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创新之举,是破除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新风的具体体现。2023年以来,有309对新人践行“零彩礼”,以实际行动传递文明新风。

  集体升学礼,“易”出新风貌。科左后旗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开展拒绝“升学宴”“谢师宴”主题宣传活动,以嘎查村办理“集体升学礼”的方式,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浓厚氛围。目前,全旗年均累计开展拒办“升学宴”相关活动达320余场次。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王伟]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fccommon/Home/detail?site_id=75&detail_type=1&cid=1571791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