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勤廉风采 > 正文

深耕细耘

发布时间:2021-07-17 来源: 作者: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耕地与除草,泛指田间劳作。《荀子·子道》里有:“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汉书·卷九·元帝纪》这样写道:“元元之民,劳于耕耘。”元稹在《代曲江老人百韵》诗里说,“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说的是,谷粒饱满,果实累累,离不开翻地、播种、除草、施肥等辛勤耕耘。后来比喻其他方面的努力、付出,有辛勤劳动,才会收获硕果。

  从严格意义上讲,“耕”与“耘”又有区别。耕,具有一定的深度,相对宏观;耘,则强调细度,相对微观。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耕”指播种以前的翻地,而“耘”指田间管理。秋季,农民对稻田多次深耕。深耕的好处包括:使稻茬深埋地下腐烂发酵增加土壤肥力;土壤轮番风吹日晒杀菌杀虫,减少病虫害。深耕过后,进入“耘”的阶段,例如田间除草、施肥等。深耕细耘,稻苗长势就好,稻农才有好收成。

  种稻如此,工作亦然。凡事“耕”之要深,“耘”之要细。一方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深层次的矛盾,深挖病灶,铲除毒瘤;另一方面,要多下“绣花”功夫,精打细算、精琢细磨、精雕细刻。一些行业的出类拔萃者,多是在“深耕细耘”上做足了文章。电影《百鸟朝凤》里有一句台词,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传下去。清代散文《核工记》描写了一个“长五分许,横广四分”的核桃上雕刻人间万象、山水景物、格调不同建筑,把传神、精细、复杂三大特点融为一体,可谓“纳须弥于芥子”。

  对于工作而言,“深耕细耘”缺一不可。“耕”里见乾坤,“耘”里出精品。耕之不深上不了层次,耘之不细长久不了。“耕”之不深,如同耕田只浅浅翻了地表一层,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与症结,抓不住主要矛盾,工作浮在表面;“耘”之不细,恰如种田疏于除草、施肥、防虫,庄稼必然长势不好。揆诸现实,工作中“耕”之不深现象、“耘”之不细的问题时有发生。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回避矛盾、拈轻怕重,则属耘之不细。

  深耕细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它是一个人认知、素质、格局、眼界、韧性、毅力的综合反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耕细耘是必备素养。思维上,善于观大势、看本质,深思熟虑搞谋划作决策;过程上,打基础、抓关键、盯要害,敢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敢开顶风船;结果上,要有干到底的精神,不托底不放手、不触底不松口、不彻底不收兵。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发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蓝图已绘就,恰是耕耘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耕耘”这篇文章,多在“深”与“细”上下功夫,在攻坚克难上再深掘三锹,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上再精细三分,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刘奇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