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导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全面深化改革将掀开新的篇章。2024年第7期《党建》杂志“思想理论”栏目刊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沈传亮教授撰写的理论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帮助读者更好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

  沈传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2013年11月,我们党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整体擘画。2019年10月,我们党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总结改革经验、立足新的发展实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具有深刻的道理、深厚的学理、深邃的哲理。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压茬推进,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理解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基本问题展开,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

  围绕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强调“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强调“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这些重要论述,从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高度,对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深刻回答。

  围绕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强调“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这些重要论述,从改革的全面性、深刻性上,对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深刻回答。改革的全面性体现在我们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制度等的改革目标;改革的深刻性体现在我们聚焦制度建设,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围绕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目的、重点、价值取向、主体力量以及领导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指明了方向路径。

  准确把握学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是基于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基于对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和中国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有着深厚的学理支撑。

  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充满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支配着社会发展进程。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的深层原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力是整个运动过程的起点,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必然推动上层建筑变革,从而引起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革。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的重大变革,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大刀阔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相应的生产方式作为支撑。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相较于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同时,这种优越性和先进性需要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发展来支撑,这就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下的改革。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内在需要的关键之举。

  顺应实践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实践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点。改革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应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后,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正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强大的能力支撑、更强劲的动力源泉。依靠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必然选择,也是合规律的科学选择。

  深刻领悟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突出重点、注重系统集成,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深厚的哲理。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这就明确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到底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只有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是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创新是与时俱进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不动摇,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同时,我们勇于开拓创新,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既定目标,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注重突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因此,我们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时,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尤其是强调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推动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态势。当然,深入到具体领域的改革,重点也有不同。在抓住重点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使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注重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全局观念、强化系统思维,善于处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发展稳定、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同时,在推进改革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里程碑意义研究”(批准号:23ZDA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4327.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