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建设 > 正文

溆浦县:“三个坚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速

发布时间:2024-06-15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溆浦县统溪河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聚合力为推力,化资源为资产,变土产为特产,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速。2023年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其中超100万元村1个。

  坚持聚合力为推力,持续集聚发展动能。镇党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由党委引领、支部执笔、党员增色,凝聚发展合力,共绘美好图景。一是党委引领规划蓝图。镇党委聚焦用活乡村资源禀赋优势、盘活沉睡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制定《村集体经济“连村联创”实施方案》因村制宜形成6个各具特色的村集体产业发展项目,明确思路举措,细化任务分解,加快推动规划蓝图落地落实。二是支部执笔描绘蓝图。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挖掘引导种植大户、乡贤力量、新阶层人士以自身的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反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如竹坪村通过与浙商女婿“对话”,吸引浙商积极回乡帮助扩大杨梅种植规模500余亩。三是党员添色点缀蓝图。深入开展党员带富行动,组织3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以结对帮扶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信息、政策、技术等常态化服务,形成党员带富、群众共富、富民强村的良性循环。如统溪河村中药材产业经党员示范种植,通过多年良好发展,逐步带动更多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与沪浙等地药材公司实现有效对接。如枫林村、丫吉坳村的腊制品坊主经营者都为返乡创业党员代表,带动周边70余名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连年增长,做出了“反哺”乡村振兴的重要贡献。

  坚持化资源为资产,着力推动文旅融合。统溪河镇辖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写好文旅融合文章。一是用活红色资源。以红军路、红色教育展览馆等红色教育资源为载体,丰富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建产业板块,旅游“热度”不断跃升。“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其中门票收入50余万元。二是盘活闲置资源。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同时发挥“三长制”工作优势召开板凳会、屋场会60余场,盘点村集体土地、山林、废弃村小等固定资产,纳入文旅融合发展大局,推动辖区资源有效利用,变“旧屋”为“亮点”,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三是激活人才资源。围绕产业发展带头人、在外企业家、非遗传承人、文旅从业人员等群体建立了300余人的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人才库。利用春节、国庆等假期与60余人进行座谈,引导10余名人才主动为文旅产业发展捐智捐技、引进资金,推动文旅产业提升。

  坚持变土产为特产,稳步实现村村有品。根据各村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糖、富硒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不遗余力地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让土特产成为当地经济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一是打造精品特色。绘好“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条线,形成融合发展整体格局,将原有分散各村的产品整合提升,以农业联创为主,着力打造“楚辞源”特色品牌,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楚辞源”富硒大米、生态鱼、黄牛肉等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二是延伸发展链条。积极探索“村企共建”,以统溪河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为中轴,紧扣产业发展“一盘棋”的工作思路,推行“党组织+文旅+N”发展模式,在该镇建设融合生态种养、特色民俗活动、食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农特产品展销产业链,实现村-企-民稳步增收。三是加强科技赋能。推广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在县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经联合党支部集体协商,选择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天丰香占”稻种,由村集体统一购买社会服务,做好统一机耕、飞防、机收、施肥等,镇农业部门在田间设施优化改进、技术培训与手把手教授操作、技术规范贯彻、田间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目前,该镇连片示范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100余亩,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有成效、村民收入有保障、集体经济有渠道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06/12/145536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