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师德师风高质量发展的伦理之思
当信息与数据成为区别于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新型基础性生产要素时,社会人由“信息人”再转向“数字人”的嬗变成为事实。数字时代不断演进,催生着思维和管理向数字化转变成为应势之趋。
从认识上看“数字化”,其字面理解就是将信息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过程;从现实表现看,“数字化”不仅是技术概念,而且是代际概念;从未来发展上判断,“数字化”势必向“数智化”演进。教育和管理势必在“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合成的未来不断发展升级,“数字化”势必经历低级、中级到高级的升级转变。面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数字化”将不断发展升级为“数智化”,由数字技术的最初形态不断发展为“互联网 +”,进入“智能 +”,再到万物互联、思频互联的“数智化”高级阶段。
无疑,数字化转型的势不可挡将对教育带来冲击。教育者应在思维上实现向“数字化思维”的转变,意识到未来教育及管理都将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走向数字资源服务、数字管理服务、自动化服务、智慧化服务和数智化服务,数智价值不断提升。其实,无论是现代化还是数字化,其本质都不是技术的变革,而是人的变革,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数字化。在教育场域下,教师作为教育主导者,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培养出德技并修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以及各个岗位上党和国家的优秀接班人,这也是教育由数字化到数智化发展的内生诉求。管理者须深刻认识到这个底层逻辑,运用伦理学的理论角度,从“人是本质”出发,以“人是主体”为研究对象,科学分析数字化转型下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理论认知的几个维度。只有通过回归人性的质性研究,才能在技术革命与人文革命间找到平衡,为当前存在的“技术滥用”“数据权威”“道德绑架”等现实问题找到出路、“对症下药”,确保与技术腾飞并进的、合乎人性的师德师风高质量建设。探明路径、明晰标准,这是非常务实且重要的。接下来,我将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由“数”及“智”的链式发展中,认知是关键一环。通过前期研究得知,人从拥有“数据”到变得“智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亦或是整个行业、系统和领域,从“数字”到“智慧”的变革都将经历一个链式发展的过程,并环环相扣。数字时代,海量的数据在算力作用下,需要经过筛选和甄别才能转化为信息,信息对于数据而言,有了初步的价值。而后,信息在人脑中进一步加工和内化,才能转变为真正有用且价值巨大的认知。毋庸讳言,获得认知的过程是尤为关键的,不同的认知将导致不同的结果和效率。可以这样说,认知优先,在链式发展中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过程。接下来,个人所获得的不同的认知再进行投射和外化,表现为具体的行为。行为的实施,使得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效能、得到应用,最后聚合和提升为智慧。因此,从师德师风高质量建设来看,面对创变的时代,如果在认知环节出了差错,后续将形成错误的链式反应,事与愿违,不得其所。
从“困境分析”到“认知革新”,伦理与道德的边界不能混淆。自古以来,伦理与道德的研究就是一个让人无限探索的过程,因为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研究的难度攀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如果脱离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道德研究将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将人神圣化,以偏概全或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德讲德、道德绑架,只能走向道德的反面。根据链式发展的结论,革新认知是师德师风高质量建设的强保障。我们要坚持通过思维二分法,辩证分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技术运用时一定要权衡利弊,管理时要注重适度与适时,科学分析并厘清伦理与道德的边界,不要将伦理上的“不好”定义于“不道德”,也不能将道德层面的境界追求等同于伦理上的底线要求,要充分考虑“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避免技术滥用、数据权威、数据隐私泄露等问题,通过合乎人性的师德师风现状分析和建设的实然研究,得出质性研究的结论,切忌“一刀切”“上纲上线”的简单粗暴。
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赋能”与“协同”,“个体新价值”被激活。师德师风高质量建设需要数字化技术赋能,但数字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是用数字技术在师德师风建设领域进行的一场深刻的人文主义革命,这需要管理者发掘和明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目标,深入研究数字化教育和管理各类平台的内在规律性,将可持续性、可共生性原则贯穿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性和人文性不断博弈,更需共谋,做到“道、法、术、器”的平衡和制约。数字化转型的原理之一是人与组织融为一体,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激活人”、发挥“个体新价值”。如今,对于师风师德的管理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金字塔式架构,不同的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系统呈现多元化形态,有网格式、蛛网式、多中心式等等,管理的矩阵也从平面变为立体。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充分通过赋能赋新,将传统的“管控”转向“赋能”。在运用数字技术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的同时,资源由“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营造出成长发展共同体、教育生态共同体,能够实现各类资源的最佳整合。运用科学技术,利用“个体画像”发掘个体价值,借助“群体画像”集合群体智慧,最终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激活提升和协同管理效能的最大化,真正呈现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教育管理及服务。
(作者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8883.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阅读是最美的瞭望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