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组织人事 > 正文

打好“人才牌” 服务新青海

发布时间:2024-03-31 来源: 青海党建网 作者:佚名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集聚人才的高地。打好“人才牌”,既是高校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

  2023年,青海民族大学直接引进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关丙胜教授。一年来,在他的带领下,青海民族大学建立起了一支成熟的科研团队。“关丙胜教授的加入是学校民族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又一次突破,对民族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将充分发挥其在民族学学术领域的影响力,配齐配强人才团队,支持他立足青藏高原以及青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研究,促使学科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层次,助推学校蓬勃发展。”青海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民族大学充分用国家级人才计划和省级人才计划对高层次人才的凝聚作用,根据专业紧缺度分类设置A、B、C档次待遇,积极实施“一人一议”“家庭式引才”政策,近3年引进青年优秀博士82名,18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06人入选“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青海民族大学还充分借助对口支援高校平台,鼓励本校青年教师“走出去”。青海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林倩曾通过对口支援博士单招计划,赴天津大学攻读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回校后,林倩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从事射频微波电路设计、智能信息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研究,在高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在对口支援高校的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难点以及解决思路,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我自身能力也是一次有益的提升。”林倩说。青海民族大学实施教职员工能力提升工程以来,连续3年保持考取博士25人以上,在职读博人数累计123名。“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让青海民族大学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飞跃。如今,青海民族大学省部级以上专家人才总量由“十三五”末的241人增至428人,省级“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入选者由139人增至314人。博士总量首次突破300人大关,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37.2%。人才汇聚带来的是科研力量的提升,是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2023年11月,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李军乔教授主持申报的关于青海蕨麻的科研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蕨麻是青海的优势特色产业。我们希望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项目,围绕蕨麻种质资源、品种鉴定、栽培技术、营养价值、产品研发等多方面进行发掘研究,力求把蕨麻产业打造成为助力我省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李军乔说。2023年,青海民族大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批项目数及经费总数均创历史新高。青海民族大学坚持以建立与成果转化效益挂钩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等为发力点,有效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重点环节,持续深化“1+3”职称评审改革、聘任制度改革、“3+3”考核评价改革等5项重点工程,制定出台40余项保障人才切身利益政策,并切实优化薪酬分配,持续实施暖心工程,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博士“双百”工程、“134”工程,坚持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一系列人才工作体系的建立健全,使青海民族大学逐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二级学院主动作为、全体教职员工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作为青藏高原上最早建立的高校,青海民族大学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青海民族大学将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完善人才工作体系,使学校人才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健全、人才评价制度更加科学、人才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更加宽广。


原文链接:http://www.qhsdj.gov.cn/html/rcgz/20240326/304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