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纵横 > 正文

主席送毛衣 情暖清江水——贵州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发布时间:2021-06-10 来源: 作者:

  

  两岸碧色映江水。清水江流经贵州剑河中段,人称中都溪,向远方汇入湖南省洞庭湖,一路奔腾流入长江。

  311省道穿过中都溪桥,在14公里外连接沪昆高速,通江达海,拥抱大山外繁华。

  5月28日,记者来到剑河县柳川镇中都村(现镇江村)陡寨村民组,这个古老苗寨后一条碎石斑驳的古驿道,正是87年前“毛主席送毛衣”的地方。由此,一段佳话流传至今,红色“种子”播撒进当地百姓心中……

  从碧水悠悠的清水江畔,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娄山关,今天的贵州,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视察贵州提出的“四新”主目标,主攻“四化”主抓手,将红色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一往无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人民情怀:毛衣送“干人”

  上世纪30年代的贵州,交通闭塞,人民困苦,贫穷的贵州百姓自称“干人”。

  1935年5月,受中央委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赶赴上海,恢复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组织,同时设法联系共产国际,及时通报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陈云到上海后住了一个多月,虽然身处紧张、危险的环境中,但抓紧这段时间,开始撰写后来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讲述长征故事”的书籍《随军西行见闻录》。

  该书详细记录了毛主席送毛衣的故事:“当我等行经剑河县附近之某村落时,见路边有一老妇与一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边,气息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之后,所收回之谷米,尽交绅粮(地租),自己则终日乞食,因今日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倒卧路旁。正询问间,红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当时毛即时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被单一条,授予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

  红军领袖送“干人”礼物,当地百姓口口相传,“毛主席送毛衣”,成了珍藏的历史记忆。

  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的黎平会议纪念馆内,珍藏着一幅名为“春风送暖”的国画。贵州著名画家黄天虎在1981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段感人的故事。贵州曾经组织一批画家沿着红军长征路走了一圈,“采风中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深受感动,伟大领袖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可以将自己身上仅有的毛线衣送给‘干人’的孩子,我觉得太伟大了,也震撼了我。”

  79岁的黄天虎老先生还清晰地记得,一位老红军讲述主席送出的是“一件破旧、褪色的红毛衣”。“我记得这幅画完成非常快,立即被省里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的大展。”

  在此前,当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剑河县时,当地群众对红军还是另一种态度。99岁高龄的镇江村村民万老祥回忆,“听说红军来了,大家都害怕得躲进深山老林。红军走后,我们回家一看,屋子里一点也没被动过,不像外面传说的红军过路要杀人。”

  88岁的镇江村村民唐仕清告诉记者,“听母亲回忆,红军来到村里后,不仅没有骚扰老百姓,还给村里人送物资,告诉村里人,他们是穷人的部队,穷人不用怕。”

  今年56岁的镇江村村民刘通权的父亲也曾向他讲述一个故事,“我父亲那时只有五六岁,当时脚受伤化脓厉害,幸得红军战士给我父亲敷草药包扎,否则一条腿就废了。”刘通权说。

  “毛主席送毛衣”等一系列爱民如子的行动温暖了当地老百姓,温暖了悠悠清水江。

  人民至上:军民鱼水情

  1934年中央红军军委纵队进入剑河境内,12月24日,根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指示,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发布了《关于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的指示》,明确提出“山田牛少居民视牛如命,绝不应杀牛。土豪牛要发给群众,严厉处罚乱杀牛者”等内容,并号召红军指战员给苗族同胞赠送衣服、毛巾等用品,受到了当地群众热烈拥护。

  “要取得革命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取信于民,取得群众支持、拥护。”许长庚(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通讯员)所著《长征中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如是说。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长征精神的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巍巍乌蒙山,悠悠清水江。贵州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在贵州足迹遍及60多个县,坚持斗争长达6年之久,如火如荼的革命烈火燃遍贵州东西南北,革命的种子一路播撒,一路开花。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二个字,黄钟大吕,字字千钧。

  人民支持:胜利之源泉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红军救济、帮助贫困苗胞的事情传开后,苗族同胞明白了红军是“干人”的队伍,他们拿出猪肉、腌鱼等犒劳红军,给红军抬担架、救伤员……

  枪林弹雨的清水江上,红军雄师一往无前。他们身后,是众多苗族乡亲不惜赴死,勘测水势,收集船只、绑结木筏,拆掉自家门板架设浮桥,跳入冰冷的河水,用瘦弱的身躯架起浮桥,运送战士横渡清水江。

  据时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文书林伟《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记载:仅红九军团在剑河县城休整时,就有160余名苗族青年参加红军,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苗族新兵连。据统计,红军长征过剑河时,共有402名群众自愿加入红军队伍,投身革命事业。“时至今日,剑河老县城和附近村寨的苗族同胞都一直以参军为荣。”剑河县退役军人管理局局长冯堂峰说。

  新中国成立前后,剑河老县城附近几个村寨已经有近千人参军。他们中有的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抗日战场上,有的牺牲在军队执行国家任务的征途中……剑河县现存革命遗址36处,其中战斗遗址7处,烈士墓或烈士亭有18处。

  而那些光荣退伍的,有的成为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村干部,有的成为企业的负责人。“我们这里只要出了一个兵,全村的人都要来欢送,大家都以参军为荣。”镇江村村民刘永平退伍后在柳川镇派出所担任协警,继续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人民的选择穿越时空,从未改变。

  人民幸福:庄严的承诺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苗寨古驿道沧桑依旧,但镇江村旧貌换新颜:松柏常青,一栋栋二层小楼在林中掩映,山间的枇杷树上,挂满了个大饱满的金色果实,不一会儿,村民手中的箩筐已满满当当。

  “现在我们村的枇杷产量一年能达到60万斤。”镇江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发说,村里还发展了稻花鲤、秧李等产业,并获批国家地理标识。

  距镇江村仅10公里的关口村,是剑河县举全县之力打造的万亩高效山地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如今,该基地已带动周边群众235户940人,分红人数2300人,实现每人年分红500元以上。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围绕“四新”抓“四化”,剑河产业多点开花,风生水起。

  位于剑河的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5吨残渣可生产出1吨活性炭,大大增加活性炭的附加值。

  剑河县寨章村,苗语是“美丽的地方”,2020年12月,剑河华润希望小镇在这里竣工落成,这是华润在西柏坡、百色、遵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及贫困地区建设成立的第9个希望小镇。小镇依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带动当地村民开展蜡染刺绣DIY式体验、打造特色民宿、推出船游清水江等,将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小镇里,村民田景贵正在为自己的“寻梦客栈”开业忙碌……

  一条赓续红色血脉,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在清水江畔生长。

  87年前,毛主席剑河送毛衣,87年后,清水江畔犹忆当年情。当初红军脚踏处,如今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富足安宁的苗族群众充满欢声笑语……

  星汉灿烂,洪波涌流。如今,在贵州大地上,更多当年红军经过的山乡、城市,正变成发展的高地、幸福的热土,美好生活在多彩贵州大地上脉动、生长、欢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