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散文|清茶胜浮华

发布时间:2024-02-21 来源: 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茶山新雨,草木逢春。雨水时节,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大兀山有机茶基地里,蓄力一冬的有机茶迎着暖风舒展嫩芽。信手捻下一片嫩叶送入口中,微苦回甘、清香四溢,思绪回溯昭平历经千年的悠久茶文化史。

  

  昭平茶文化源远流长,植茶饮茶活动自古有之。据旧《昭平县志》记载:“象矶山面积极广,地产名茶,味极佳”“客之来访,奉之皋芦”。古人所谓“皋芦”即如今之“苦茶”。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春始代理昭州郡守期间,游遍昭州一带的千山万水,体察民间习俗,写下了以上著名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昭州民间品茶、饮茶的情趣。今天,昭平县城老街依然有南塘荷雨、柳枝曼妙,池边茶行林立,此间茶事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宋淳熙年间,昭平境内先民已开始种植茶叶。宋代官修《宋会要辑稿》记载,昭州产朝廷贡茶七千五百斤。明清以来,昭平县制茶技术和茶文化传统日益凸显,茶调、采茶戏盛行。

  

  昭平县黄姚古镇兴宁庙的一个古老凉亭上,如今依然挂着一块匾,上书“且坐喫茶”。“喫”,念“chi”,同“吃”。“且坐喫茶”不仅是当时黄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今人“慢生活”的见证,坐在时间的坐标上,舍弃杂念,以半壶茶水“偷”得半日闲。此匾由清乾隆年间黄姚走出的清官林作楫题写,背后还有一段两袖清风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林作楫曾出任安远县知县。有一年,适逢安远大旱,粮食歉收,百姓闹饥荒,林作楫大开府衙粮仓救济饥民,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时,施政有方,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病故于任上时,因其两袖清风的为官之道,遗下之资不足以殓葬,幸得百姓馈赠,以芦笛竹编就棺椁,由其兄扶柩回黄姚。斯人已逝,浩气长存,与茶相契的为官风气依然流传至今。

  

  昭平自古以来就有“客来敬茶”“以茶代酒”的民俗,清茶一杯不分贵贱,自家手工炒制的粗茶配以滚烫的山泉水,是昭平民间最淳朴的待客礼仪。婚茶、新年茶、满月茶、中秋茶、采茶戏等等,茶文化渗透到昭平人生命历程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明前雨后,茶芽最是鲜嫩,要抓紧时间采摘,散学归来的孩童会走上自家的茶山,眼疾手快地采摘,帮助家里抢抓春时,为家里添一些收入。

  

  生态、有机、健康是昭平茶的特色名片,因“洁性不可污”而选用昭平健康饮用水冲泡,才能达到“为饮涤尘烦”的境界,洁身自好、初心不改。茶风醇厚,茶语动人,昭平县以“清廉茶乡 新美昭平”为主题,打造廉洁文化建设品牌,在黄姚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辟专门的区域,通过视频赏茶、亲手泡茶、静心品茶等方式,引导参观者在茶香中荡涤心灵、品悟廉洁文化。

  

  远山如黛,青翠欲滴;桂水汤汤,奔流不息。徜徉在春日里的昭平大地,茶园盘山而布,层层叠叠;茶树流绿滴翠,锦簇成行。茶风淳朴,茶语动人,诉说着传承千年的茶风廉韵。(昭平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


原文链接:https://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40219/gxjjw65d326a3-1883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