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那片莲花池
一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车子一到福建上杭古田镇,我游目骋怀,脑海中突然闪现作家冰心的话。
或许是因为昨夜下过一场雨,古田会议会址周围的山仿佛洗过一般,格外清朗苍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来到这里,实地学习党史,寻找先辈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路上有很多标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成功从古田开始。九十二年前的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从此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古田雨后的青山,更像泪和血洗过的初心。我们来这里,也是来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改写这个比喻,更切近此时的心境。纵目远望,古田的这些山劈波斩浪,浩浩荡荡地奔向东方;又仿佛先辈们澎湃的心潮,激荡我这位后来者的心胸。
春末夏初,山坳的树木纷纷冒绿,品种不同,绿意有别。有的渐苍翠,有的已浅绿,有的刚鹅黄。这些树木是抱团站在一起的,远看像一支支队伍,正在集合。恍然间,我听到雄壮的军号声穿越历史的风尘破空而来,和着五月的阳光落下,落在广袤的水面上,泛起潋滟的波光。五月的阳光似乎也是青铜色的,莲花池的水也有青铜的光芒。
莲花池边的大路两边,插了很多面党旗,风展红旗如画。古田会议会址后面的八个大字“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鲜红似热血。
我特别留意那一片莲花池。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古田,曾听古田会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莲花池的传奇故事:1960年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看到古田会议会址的模型,一眼就看出模型不完整,漏掉了会址前面的莲花池。
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这里漫步,思考军队的走向、革命的问题和中国的局势等,莲花池的水曾多次倒映他沉思的身影。或许是莲花池收藏了一段峥嵘岁月和一腔澎湃心潮,多年后人们依旧记得它。
二
莲花池的涟漪一直在我心头荡漾。古田会议于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时值隆冬,雪花在空中飘飘洒洒,似乎在考验红四军共产党人的坚韧意志。参加会议的一百多人,为了取暖,在会场燃起火堆。
四年前,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独立寒秋,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慨然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四年后,他在闽西的群山中独立寒秋,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闻到“战地黄花分外香”。秋天过去,冬天来临,他在莲花池边独立寒冬,朔风凛冽,雪花飘舞,他会想些什么呢?
荷花是在夏天绽放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到了秋冬,荷已凋谢,一池残荷枯叶。毛泽东应该会想起李商隐《赠荷花》里的诗句:“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或许他还会想起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些古典诗词总是不知不觉要引人品味愁的滋味。
一池枯荷听雪花飘落的声音。其实,毛泽东有很多愁的理由。单说1929年,冒着风雪撤离井冈山的红四军,由于没有地方党组织的接应和群众的配合,处境非常困难,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在大柏地战斗中,官兵弹尽援绝,“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最终赢得“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后来毛泽东写下《菩萨蛮·大柏地》一词,把雨后彩虹比作“当空舞”的“彩练”,说有了鏖战时留下的弹洞等,“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弹洞都能成为风景,一池枯荷岂无别样的景致?
这年3月,红四军由赣南转入闽西,“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到初夏,建立了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的烈火在闽西熊熊燃烧。但这时候,红四军党内争论非常激烈,争论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即毛泽东说的“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在6月下旬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未能为多数同志所认识和接受,大会在中央并未指示改组前委的情况下,改选了前委,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被迫离开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
夏天,毛泽东得了严重的疟疾,全身浮肿,参加红四军八大,他是被担架抬来上杭的,来时会议已结束。毛泽东在1929年11月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写了一封信,说:“我大病三个月,现虽好了,但精神未全复元。”寥廓江天万里霜,有些霜就起自他的心头。
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再来读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会有更深的理解。毛泽东当时经过诊治,病情好转。他住在汀江边的临江楼,汀江水洗去他的忧愁郁闷,他的胸襟如山谷,如远处太阳冉冉上升的大海。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日胜春朝,秋风肃杀如锋利的刀刃,却吹动了毛泽东心中的猎猎红旗,这“劲”来自他强大的心灵,来自坚韧而光芒四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漫步在莲花池边,路边的红旗猎猎作响,我似乎找到先辈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
三
五月不是观荷的季节。大概是刚种植不久,大片的莲田没有田田的荷叶,更没有灼灼荷花。零零星星的,好像散兵游勇。但有了这些零散的绿意,这莲花池就有盎然的春意。
总有一些莲花积攒力量,突破季节的禁锢,在风中独自擎出花瓣,像神话传说中掏出心照亮黑暗森林的丹柯。在莲花池的一角,我惊奇地发现,一朵白莲独自开放。这莲花只有一枝,或许是去年整理莲田没有拔掉,春天一到,水面就浮起十几片小莲叶,然后开出花。只有一朵白莲花,却比“接天莲叶无穷碧”更能摇曳人的心旌。
同行的一位女士感慨地说:你们看,莲叶这一片那一片,慢悠悠地绿着,好像早已知道开花是早晚的事,如同一百年前,共产党人知道胜利是早晚的事,自信满满。
这星星点点的莲叶,不正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另一种写照吗?
大家讨论有关莲花的诗词,说得最多的自然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在淤泥中,却能净化污浊的水。荷花觉得自己开放得好,这还不够,自己好只是独善其身;要让自己生活的水域也“沧浪之水清兮”,这样的好就是兼济天下。
我说出自己对荷的想法,大家一番沉默后纷纷颔首。穷却能兼济天下,改变自己,同时也改造这个世界,这是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密码。“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许多年后再读这句话,依旧能读出滚烫的心灵温度。
我又想到九十二年前的那个冬天,满池枯荷中,依旧有一些莲叶在朔风的“围剿”中坚韧地绿着,说不定还有一两朵莲花顽强地开放。毛泽东深邃的目光或许看到明年夏季这里将“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于是吹过他的寒风都拂成骀荡的春风,落到他头上的雪花都成了水面的白莲。
或许,他从这一片冬天的莲花池中获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灵感,后来写下那些彪炳史册的名篇?在古田中共红四军前委机关暨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松荫堂,我看到毛泽东挥笔书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铜像,毛泽东披着棉衣,左手放在一摞纸上,右手拿着毛笔,眼睛紧盯着面前的稿纸。他半个身子伏在案上,仿佛要把整个身心都探进笔下的文字。
那伏案的身影深深打动了我。从少年时“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读湖南第一师范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重游湘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在黄鹤楼“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再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也许只有这种俯身伏案的姿势才能更直观地表现毛泽东崇高的信仰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荷花不是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当我想到“荷”其实也是一种“负荷”“重荷”时,终于明白先辈共产党人屡遭打击而又不屈不挠、乐观旷达的原因。他们时刻意识身负天下的重任,才如此坚韧不拔;而那种流淌在血脉里的信仰,又让他们澎湃着奋斗的热血,洋溢着太阳一般明亮的光芒。
我一直在寻找打开革命先辈内心隐秘的钥匙,现在,似乎寻到了,但又似乎没有完全找到。
九十二年前的雪落在今天的莲花池上,我在沉思……(王清铭)
下一篇:黑马张庄的红色记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