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青春献革命 精神永流传

发布时间:2021-06-01 来源: 作者:

  唐河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唐河县城西北部,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唐河革命烈士雕像群。雕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象征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传衍不息。

  雕像群中有一位紧握双拳、朝气蓬勃、眼神坚定的革命烈士——吴寿青,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鄂豫边区这片红色大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1905年,吴寿青出生在唐河县咎岗乡小吴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奋发学习,14岁便考入河南省第一中学,这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这个满身泥土气息的稚嫩少年深受影响,参加游行声援五四运动。从此,救国救民的种子在他稚嫩的心灵悄然萌芽。

  吴寿青学业结束后,回到唐河任城关小学的校长。此时的他,已是一名具有成熟进步思想的爱国青年。因此,当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传到唐河时,他率先响应,联合其他学校师生集会游行,他高举旗帜走在队伍前列,大声喊出“向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的口号,用自己的行动唤醒民众一起参与到反帝运动当中。

  1927年,吴寿青前往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读到毛泽东的文章,顿觉耳目一新,坚信中国革命有希望了,于是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随叶剑英、贺龙的部队南征广东,起义失败后,吴寿青侥幸脱险,期间兜兜转转回到南阳。

  而后两年,虽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吴寿青依旧不畏艰辛,坚持革命道路,他任宛南中学校长时,向学生讲授马列主义,出版校刊《青光》,用实际行动与国民党南阳县党部的《党声》进行斗争。后因形势严峻、革命需要,吴寿青辗转调回唐河,任中共唐河县委书记。

  形势异常严峻,行动刻不容缓。1930年10月,鄂豫边特委为了创建豫西南革命根据地,决定派红二十六师攻打唐河县城。吴寿青组织力量,严密部署,参加攻城指挥。攻入城后,吴寿青率众砸开监狱,释放被囚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肃清残敌,解放唐河!

  解放唐河后,吴寿青大力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宣布减免一切苛捐杂税,当众焚烧了反动政府的“人丁田赋册子”,打开仓库把粮食、银元分给贫苦居民和学生。吴寿青的行为,使贫苦人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大批青年也在他的带动下报名参加红军。

  随后,红军回师鄂北,上级党组织命令吴寿青随军南下,接任红二十六师师长。1931年春,吴寿青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主席,边区军委主席,兼红二十六师政委。这一时期,红二十六师始终在鄂豫边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边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期间,吴寿青不断建设边区政权,完善政权机构,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革命事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932年1月开始,国民党以十多个团的兵力“围剿”鄂北苏区,前后50余天,激战30余次。吴寿青率部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到了6月,红二十六师仅剩下1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苏区也遭到严重破坏。

  1932年6月15日,吴寿青带领仅剩的100余人南下,行至枣阳南迎水寺,遭敌军包围。敌众我寡,战斗打得异常艰难,激战中,吴寿青不幸中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打不……”这句话还没说完,他便倒在了血泊当中。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打不倒的。年仅27岁,壮志未酬的青年革命家、红军将领吴寿青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使红二十六师余部突出包围。

  如今,吴寿青烈士雕像安静地坐落在唐河县革命纪念馆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将军为其题词“血洒鄂豫边,青春献苏区”,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为其题词“吴寿青同志名留千古光启后人”。

  吴寿青用他短暂的一生,为鄂豫边区革命树起一座巍巍丰碑,他身上纯粹的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如火炬般照亮了我们青年一代的前行之路。(唐河县纪委监委 黄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