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清代江苏兴化人,历任河南范县知县、山东潍县知县,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郑燮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设塾教书。公元1736年,44岁的郑燮考中进士。
公元1742年,已经50岁的郑燮被任命为范县县令。郑燮为官倡导简肃,把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看成桎梏。他察访民情,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八抬大轿,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而是身着便服,脚踏草鞋,到乡下细细走访。即使夜间出巡,也只让一个差役提着写有“板桥”字样的灯笼引路,从不打“回避”“肃静”之类的牌子。有人觉得郑燮的所作所为与县太爷的位置“实不相宜”,而他却认为这正是“为吏之乐”。
公元1746年,郑燮调任潍县(今属山东)知县。潍县地处渤海边,盛产海盐,本是个经济繁荣的大邑,却连年遭受洪灾、旱灾摧残,饥荒疫病横行,饿死病死的百姓难计其数。
郑燮到任时,正是灾情最严重的时期。他立即下令开仓赈灾,可是旁边的衙役却一动不动,因为按照当时律例,不经上司批准擅自开仓是犯法的。郑燮大怒:“都什么时候了,等逐级申报下来,百姓早饿死了。有什么处罚尽管冲我来,我担着。”在郑燮的担当和坚持下,终于开仓放粮,百姓凭借据即可领粮。
但是,光是开仓赈灾还不够,一到秋天歉收,粮食价格飙升,穷人根本无力购买。郑燮又将自己的俸禄捐出,弥补粮食买卖差价。他还想出一招:募工代赈。郑燮大兴基建,修城凿池,招募远近灾民,以工抵食。他鼓励乡里那些富足之家每日轮流搭棚煮粥施舍百姓。至于那些家中偷偷囤积了大批粮食的人,郑燮则强制命令他们以时价卖出。在郑燮的有力措施和多方赈济之下,大批百姓得以渡过难关。
郑燮时时刻刻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灾情稍缓,他便着重改革弊政。他关注平民百姓和小商贩的利益,并从法令、措施上加以维护。潍县富商云集,奢靡攀比之风尤甚,郑燮重视文化教育,身体力行推行节俭朴素之风,深得百姓拥戴。
郑燮一生善于画竹,尤其善于据竹写诗。有一次,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向他索求书画,他画了拿手的竹子,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还有一次,钦差大臣到山东视察工作,在各地捞了不少好处。当他来到潍县时,虽知郑燮为官清廉,仍千方百计暗示想捞点“外快”。郑燮心领神会,待钦差要离开时,便派人给他送去一个大礼盒。钦差见礼盒沉甸甸的,料定里面一定装了不少真金白银。待送礼人走后,他兴致勃勃地打开礼盒,却傻眼了。里面装的不是珠宝金银,而是潍县特产大萝卜,另附了郑燮写的一首诗:
东北人参凤阳梨,
难及潍县萝卜皮。
今日厚礼送钦差,
能驱魔道兼顺气。
钦差看了又气又恨,想报复郑燮,却苦于没有抓到把柄,只好哑巴吃黄连,灰溜溜地返回京都。
公元1753年,61岁的郑燮因为民请命而得罪权臣被罢官,之后,他以卖字画为生。公元1765年,郑燮在兴化老家去世,享年73岁。 在弥留之际,郑燮给儿子留下一张“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的纸条,也给后人留下了“靠人不如靠己”的教子良方。
郑燮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他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50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作品,还有那一身铮铮铁骨,如清竹般劲挺,如幽兰般高洁。
◼ 郑燮为官12年,以公自约,以廉自律,不肯逢迎上司,关心民众疾苦,安于清贫。“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道出了他一生所长、一生所历。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6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鄂尔泰:做官不能图虚名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