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深刻认识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

发布时间:2023-12-24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宝贵遗产,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新征程上,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和风范,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伟大的斗争时代必然会生长出伟大的历史人物。毛泽东同志就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从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图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在七大主席台上。新华社发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是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是慷慨激昂的华彩乐章。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深重劫难,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纵身投入革命洪流,担当起扭转乾坤、重整河山的历史重任。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同志以一个伟大革命领袖“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坚定意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英雄气概,“倒海翻江卷巨澜”、“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才大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宽广胸怀,将一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变成处处“换了人间”的新中国。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引,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我们党才逐步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是实践的结论,也是历史的公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党又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一位众望所归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这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1600.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