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三字经》的作者 文天祥的伯乐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宋经史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历任太常寺主簿、中书舍人、礼部尚书等职。
说起《三字经》,很多人都会随口吟出几句。那么,你知道《三字经》是谁写的吗?《三字经》的作者是南宋学者王应麟,不仅是一位教育家,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国家重臣。
王应麟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9岁时便通晓《六经》。公元1241年,18岁的王应麟高中进士。但他认为要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不应止于此,于是更加发愤读书学习,他以“博学宏辞科”作为自己的目标,潜心遍读各类馆阁藏书,终于在公元1254年朝廷举办的“博学宏辞科”考试中,摘得桂冠。
公元1256年,朝廷举行博学宏辞科考试,宋理宗在集英殿主持殿试,看了考官推荐的试卷后,想把名列第七的考卷提为第一,征求王应麟的意见。王应麟认真审阅考卷后,也感到很满意,就向理宗道贺:“这份卷子议论深宏古朴,可供人借鉴,也可看出这个考生的忠肝义胆,臣为陛下能得到这样的人才而庆贺!”遂以第七卷为首选。等到唱名公布时,才知那人是年仅21岁的文天祥。于是,这位后来成为南宋末年民族英雄的青年才俊,成了这一年的新科状元。王应麟慧眼识贤才,堪称文天祥的伯乐。
后来,王应麟迁为太常寺主簿。丞相丁大全粉饰太平,从不在皇帝面前陈报边事。王应麟不愿受其笼络,向理宗恳切面奏:“两淮已有边患,四川也很危急,应当加紧整治边防,不要被大臣壅弊之言所欺骗。”丁大全很不高兴,让御史弹劾他,王应麟遂遭罢官。直到丁大全卸任,朝廷才重新起用王应麟通判台州,后召为太常博士。
不久,有彗星出现,皇帝向百官询问这一天象的寓意。王应麟于是上疏揭发国家弊政,竭力论述积累私财、推行公田的危害。他说:“我认为国家想办法应付天变不如先挽回人心,要挽回人心又不如先虚心接受臣下和百姓的直言,这样才能应对天变。”当时,那些敢于直言的官吏因违逆权臣的意图,都遭到了贬谪和打击,但王应麟却毫不畏惧,依然直言不讳。
王应麟历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但南宋末期的这几个皇帝都为权臣所控制,形同傀儡。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宋度宗咸淳三年,权奸贾似道拜为平章事,实为丞相。原来的左右丞相叶梦鼎、江万里对朝局失望,都辞职回家,一时间缺相数月。贾似道也屡次以辞职相要挟,度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王应麟对度宗说,孝宗皇帝时也有一年多时间没有丞相,可以用这件事情晓谕他们。
贾似道听说后,心里非常嫉恨,想将王应麟逐出朝廷,但惮于其声誉,不敢妄动。于是他让人警告王应麟,不要再在度宗面前多言。王应麟听后笑笑说:“触犯丞相事小,辜负皇恩罪过才大啊!”王应麟不顾个人安危得失,不怕排挤、报复,始终坚持与奸佞斗争,保持了一个正直官员的良知和凛然正气。
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攻入临安,皇帝出降。又过了3年,南宋彻底灭亡。王应麟坚决不仕元官,隐居故里20年,教书育人著述,所有著作的时间都只署干支纪年而不题元代年号,以示不臣服于元,并寄托亡国哀思。王应麟一生著作等身,晚年为了教育子孙,编过不少蒙学教科书,尤其是其所撰《三字经》,成为数百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被誉为“蒙学之冠”。
◼ 王应麟集一代鸿儒和清官良吏于一身,令后人高山仰止。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直言敢谏、不畏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69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朱震:为官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
下一篇:真德秀:为政当自清廉始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