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群众的生活由群众自己掌握”
朱德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经常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他既重视实事求是的调研思想,也注重群众路线的调研方法。他相信群众查实情、为了群众办实事、依靠群众定实策,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工作和生产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出了积极贡献。
“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
朱德指出:“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朱德一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一线调研中,他多次向干部强调:“做事情要搞出成绩来,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要把握住正确的思想方法,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你们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解情况多,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
在1961年中央广州会议决定开展的农业农村问题集体调研中,朱德选择四川宜宾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针对此轮调研中直接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朱德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较早指出“农村办公共食堂是个新事物,到底怎么样,我还要摸一摸。这是一个关系到几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
朱德一行抵达宜宾,他拒绝乘坐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的车辆,步行前往附近的安边人民公社调查,体察百姓生活真实情况。他与路边玩耍的小姑娘亲切交谈:“小鬼,你吃饭没有?”小姑娘说:“没吃饱。”朱德又问:“你几岁了?上学没有?”“饭都没得吃,读啥子书!”小姑娘答完就跑开了。朱德同志很沉重地让随行人员直接带路去附近公共食堂。他走进宜宾民主街大食堂,询问食堂管理员:“食堂有困难没有?小孩的生活怎样安排?老年人吃些什么?”管理员支支吾吾,看看随行公社干部,犹豫地回答说:“没得好多困难的,娃娃和老年人都有吃的。”朱德同志看出端倪,直截了当地问:“你们能吃上饭不?”管理员不敢作声了。朱德望着大家说:“要实事求是嘛,这两年你们受了苦,中央已经知道了,正在研究解决的办法。”随即,他主持召开座谈会,继续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经过多方面调查了解,朱德如实向中央汇报了他的建议:“在农村里粮食要分到各家各户,愿意在农村公共食堂里吃饭的就入食堂;不愿的就在家吃。不要强迫命令。”当年6月,中共中央修改并公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实际上取消了公共食堂制度。朱德和其他领导人主持的调查研究,让中央掌握了农业农村农民的真实情况,这些调研对放宽农村政策,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创造了重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
朱德指出:“必须密切地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凡事要和群众说清道理商量着办。”“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只顾国家、集体,不顾个人,就不可能有国家、集体的发展。只有把三者的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群众才有生产积极性,不要怕农民富,农民没有吃、穿,家都顾不了,哪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无论工业、农业,都要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一切矛盾才能解决”,“如果不给群众增加福利,群众是不会关心生产的。要使群众的生活逐年有些改善,才能使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下来,并得到发挥。”
朱德一生坚持做人民公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他在调研中关注群众疾苦,体察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大量实际困难。
从1951年到1966年,他向党中央提交了108份反映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其中98份报告由他亲自主持形成,内容涉及各领域各行业,多是符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解决了人民群众大量实际困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家家户户都是用煤炭做燃料,每天清晨,大街小巷飘着煤炭燃烧发出的臭鸡蛋味,四合院胡同里煤渣遍地,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朱德等领导人对此开展调研,并推动开办了北京焦化厂,生产清洁能源,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焦化厂建成后,1959年11月,朱德到厂里调研,亲临生产一线,亲切慰问工人。他对这一关系群众冷暖的问题时时放心不下,此后,又分别于1961年11月、1963年11月、1971年11月和1972年11月,专门挑选北京进入供暖季这一特殊时点,先后四次调研北京焦化厂,专程了解供暖燃料生产情况。1974年11月,88岁高龄的朱德第六次到北京焦化厂调研,并对安全生产和工人生活作出了指示,了解工厂和工人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为北京市能源利用和供暖系统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中央各类决策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
“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把工作推向前进”
朱德指出:“一定要密切联系并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办好、把国家建设好;不然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就会犯错误,就会使党和国家受到严重的损失。”朱德同志关注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问策于民。对海南岛的开发建议就是朱德开展调查研究,问策于民的成果。
朱德先后两次专门到海南岛调研考察。第一次到海南岛调研是在1957年1月。他在海南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考察,认为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路交通资源和山地资源。从功能方面,许多港口既可军用又可民用;地理位置方面,“很多外国船要来”,邻近香港,欧洲来船便利;国际交流方面,海南岛还可成为出口基地。结合调研实际,他致电中央建议开发海南,充分发掘海南的区位优势。1957年11月,朱德以海南岛为例,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的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专门作了题为《必须重视和加强山区建设》的讲话,强调要根据山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海南调研形成的山区开发模式成果成功转化,为全国山区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方案。
1963年1月,77岁的朱德第二次到海南岛。他深入了解海南岛的自然资源,指出:“所谈所见,说明了海南岛的地上和地下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物资都便于出口,极有发展价值和发展前途,只是劳动力比较缺乏。这样好的地方,我以为只要财力所及,即应积极组织力量从速进行开发。”“全国唯有这样一个宝岛可以大量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即使多下点本钱也是值得的。”考察后,他形成了《关于开发海南铁矿的报告》《增加出口产品,发展海南经济》《关于海南情况的报告》等调研报告,并再次向中央建言开发海南。朱德的海南调研,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远见卓识。
(摘编自9月11日《北京日报》 秦睿/文)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8396.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